听妈妈讲故事,做个漂亮的梦,孩子们在妈妈的慈爱与教育中如此长大。 资料图片 孟母三迁 [民国]顾城作 一曲“虎妈战歌”,啸动了美国教育界,也引起了国内专家学者、父母公众的深思与热议。诚然,“虎妈”之道未必是好的范文,一位妈妈的家教方法,也不应如美国媒体所言,成为“中国式教育”的典型代表。但,这场事关孩子成长与开心的论争,却给了大家反观中国家教史,重温“中国妈妈教子智慧”的契机。让大家在专家的讲述中走进历史,走近那一位位为后人称道的中国妈妈,从她们身上,领会真的的言传与身教。 ——编者 看重家庭教育,这是中国历来的传统,翻检史册,故事无数,其中,尤以妈妈教育子女成材的事迹最为生动深刻、流传久远。细品海量“贤母”的教子故事,对于今天的教育仍不失启迪。 宽严相济巧劝学 孟母“断织喻学”的举动,可以算是体现中国妈妈智慧的典型例子。孟子小时无心向学,一次还没有放学就跑回了家。孟母正在织布,见他回来,问道:“学习如何了?”孟子漫不经心地说:“跟过去一样。”孟母闻言,举起剪刀一把剪断了织好的布。“念书犹如织布,累丝成寸。你荒废学业,好似我剪断这布一样,还能接得上吗?”孟子顿有所悟,从此手不释卷,刻苦攻读。 与孟母一样,东晋名将陶侃之母也曾借用纺织教儿爱护光阴,用功念书。她让小陶侃察看织布时梭子飞快穿梭的情景,温言启发,循循善诱,从此把“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八个字印在了陶侃心里。除此之外,宋朝欧阳修母画荻教子识字、唐朝诗人元稹之母从不体罚子女的佳话,都为大家称颂。 著名作家茅盾八十寿辰时,写了一首《八十自述》诗,深情地回顾了童年时妈妈的精心培育:“……大节贵不亏,小德许出入。课儿攻诗史,岁终勤考绩”,述说自己小时贪玩,妈妈虽然生气,但也不忍心打骂,而是说服教育,循循善诱。邻人颇有微词,觉得她对孩子太“姑息”。妈妈一度也困惑,但她经过深思,坚定了我们的教育办法:“只须抓很大节教育,孩子偶尔贪玩点也没什么。”这与古人宽严相济、劝学有方的教子智慧一脉相承。 点评:“常识改变命”,古今一理。古时的妈妈们都十分看重促子学习,想方设法地教子念书。值得称道的是,这类妈妈自有一种天然的睿智,在教子时不是举起棍棒,而多以巧妙的方法喻学,晓之以理,以情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