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湖北宜昌一四岁小姑娘拿着奖状到处炫耀的视频让网友们直呼可爱。据了解,视频中的女生获得了第一张全勤奖状,她先是开心地和母亲炫耀,然后又分别跑到校园保安叔叔和校门口卖糍粑的老奶奶面前推荐我们的喜悦。
虽然只不过一张简单的奖状,但却让小姑娘由衷高兴,也勉励了孩子向更好的表现努力。对此,不少网友表示原来奖励对孩子这么要紧。新东方在线老师提醒,奖励孩子看上去简单,实则有不少潜在需要,父母在奖励孩子的时候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
遵守诺言,承诺给孩子的奖励必须要准时兑现
家庭日常,为了鼓励孩子做出某些举动或者推进孩子达成某个目的,父母总是喜欢事先向孩子许诺假如你我会。新东方在线老师提醒,只须孩子们完成了预期目的,父母就必须要在事后将奖励兑现,不然孩子的期望一次次落空后,就会产生承诺可以不需要遵守的错误认知,对爸爸妈妈产生不信赖的心理,也不利于他们诚信品格的培养。
父母学院建议,为了不让我们的承诺沦为空头支票,父母最好不要将事先约定奖励设置的过高,以免增加事后变现的困难程度。同时,父母应该注意,对于按时做完作业不许迟到早退等本就是孩子分内的事情,不应该成为他们得到奖励的原因,如此会让孩子形成奖励依靠,从而很难培养好习惯。
出人预料的奖励,更能让孩子心灵获得满足
父母学院指出,事先约定的奖励虽然能提升孩子的行为动机,但其也有潜在的不利影响。譬如,或许会让孩子变得功利,打造出一种孩子之所以努力是为了追求外部奖励的错觉,长此以往奖励和上进可能变成了等价交换。
为此,父母学院建议,父母在奖励孩子时可以多采取一些随机的、出人预料的方案。譬如,假如感觉孩子某段时间内的行为表现很好,那样可以在不让他们了解的首要条件下,将某样他们期盼已久的礼物摆在他们面前,或者在不公告孩子的状况下,直接将他们带到游乐场游玩。这种没事先安排和预兆的奖励,随机性越强、用途越明显,既能带给孩子更大的心灵满足,也能推进他们更积极主动的上进。
注意奖励方法,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要有机结合
要想有效行使奖励教育,父母还需要注意奖励方法,要将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有机结合起来,最好是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
父母学院提醒,一味的用法物质奖励来勉励孩子,可能带来两种不利局面。一种是伴随奖励次数的递增,孩子的胃口也会愈加大,要想达成勉励成效,奖励的物品需要层层加码,如此比较容易让奖励变味。另一种是可能让孩子培养和爸爸妈妈讨价还价的不好的习惯,当奖励物品不可以如其所愿时,刺激用途就会大优惠扣。
与物质奖励相比,父母一同为孩子写一封情真意切的亲笔信、全家人为孩子举行一场家庭内部表彰仪式等精神奖励,可能对孩子心灵的触动会更深,让孩子更直观地感觉到爸爸妈妈对我们的认同,从而激起他们不断向上的内在动机。怎么样用好手中的奖励机制,却是父母的必学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