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目前有不少孩子抗挫能力很差,经不起一丁点的事,遇见困境和挫折不是逃避就是认输,也让父母们很担心。这也呼吁挫折教育的迫切性。怎么样进行挫折教育呢?其实,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第一要看爸爸妈妈,让自己成为孩子的正面榜样,才会起到潜移默化地教育效果。下面大家用实例来分析培养孩子抗挫折能力的好办法吧!
可以愈挫愈勇的孩子,不但可以常常维持乐观心理,还具备高度的自我评价,他们会为自己设定符合实质的目的,并且会视挫折为可以让自己茁壮成长的养分。
朋友的儿子已经一岁多了,还是不想讲话,朋友紧张地来找我讨论,担忧她们家的孩子是不是在语言学习方面出现了什么障碍。通过仔细的询问,可以从家人与孩子的互动情形中发现:她是一个有求必应的母亲,由于不舍得让孩子哭泣,所以当孩子随便用手一指,渴望的物品就会出目前孩子面前。而她的公公、婆婆也是同样把孩子捧在手掌心上疼爱,一下子怕他饿了,一下子怕他着凉,将宝贝孙子伺奉得与皇帝一般。检视一下孩子所生活的环境,他好像无需讲话,大大家就能满足他的需要了,对于他来讲,讲话根本是一项没用的能力,所以孩子自然不想开口。
事实上,前面我所提到的案例十分容易见到,由于现代家庭孩子常见生得少,甚至整个大伙族里,只有一个孩子,致使所有些家人都将全部的关注放在这个孩子身上,随时满足他的所有需要。虽然孩子在充满爱的环境下长大,对他的心灵成长当然有所帮助,然而,家人的过度宠溺将会致使孩子失去行为能力。当孩子完全不须动口与动手,就能获得满足,那样他将会失去对于新事物的学习动机,没了学习动机与目的,孩子也就没办法进行自我提高,往后在遭遇见挫折时,只能想到依赖爸爸妈妈的帮助来解决事情。
因为新时世代的孩子常见缺少延后满足的能力,使他们容易对紊乱又没办法控制的真实世界感到挫折;迅速便利的生活,也让孩子丧失了等待美好事物的耐心,想要什么就非要不可,也不愿为了愈加舒适便利的生活,而忍受短暂的不便捷。其实孩子的受挫力低落,与少子化的趋势有非常大的关系。每一个孩子都是家的宝贝,成绩考差了,父母怪老师题目出得太难;比赛输了,父母怪比赛规则不了解、评审不公平;孩子功课写得慢,怪老师功课出太多等。
父母没教会孩子检讨的能力,反而把责任推到其他人身上,培养他不负责任的个性,成为标准的草莓族。当他们遇见困境时,第一个想到的都是其他人的错,缺少自我反省与突破近况的能力,甚至是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可知,在宠溺教育下成长的孩子,将来将会进步出心灵脆弱、视挫折为毒药的悲观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