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大家陆续发布了一些新高考考试改革的内容,在评论区会看到部分吐槽的言论。但教育部部长却在近期的一次平台中,如此说.....
11月6日上午,“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系列平台第二场举行,邀请了教育部、科技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农村部、国家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围绕改革开放40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有关范围改革进步收获座谈宣讲。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出席座谈宣讲,并与网友在线交流。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教育改革进步获得了什么成绩?下一步高考考试会进行什么改革?国内义务教育是怎么样一步步进步起来的?怎么样让乡村教师更有收获感?跟着记者到现场去,一块听听陈宝生部长如何说的。
改革开放40年,国内教育获得了什么收获?
▊ 陈宝生:教育既是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又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更是改革开放的帮助者。
非常高兴参加“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系列平台,与大伙一块回顾改革开放40年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改革进步获得的重大收获。借此机会,我代表教育部,向社会各界长期以来对教育工作的关心、支持、理解和帮助,表示衷心感谢!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从此掀开了中华民族史与中国教育史的全新一页。回顾40年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历史进程,教育在其中发挥了要紧有哪些用途。1977年,党中央决定恢复高考考试,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声。可以说,教育既是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又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更是改革开放的帮助者。
这里,我主要从进步程度、改革成效、社会贡献和国际影响四个方面与大伙一同推荐。
1、在进步程度上,已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总体水平跃居世界中上行列。
教育普及水平的大幅提升,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受教育权利,提高了国民整体素质。
2、在改革成效上,教育公平和水平明显提高,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持续增强。
一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改革促进步,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把提升教育水平作为教育改革进步的核心任务,让所有些孩子都能“有学上”“上好学”“不失学”,为生活出彩插上教育的“翅膀”。
3、在社会贡献上,很大满足了国家策略需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注入了教育动力。
从人才培养看,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累计培养9900万名高素质专门人才,职业学校累计培养2亿多名技术技能人才。
从科技革新看,现在高校承担了国家科技计划中60%以上的基础研究任务,建设了60%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得了60%以上的国家科技三大奖励。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队伍和研究成就均占全国总数80%以上。
4、在国际影响上,形成全方位对外交流开放格局,中国教育成为世界教育版图的要紧一极。
教育对外开放全方位推进,教育成为国内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一张亮丽名片。
来华留学规模从1978年的1200余人增加到2017年的48万余人,国内已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地国。
中外合作办学从无到有,合作办学机构、项目达2385个。
▊ 陈宝生:下一步,将大力推进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抓实,努力写好教育奋进之笔。
今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对新年代教育工作做出了策略部署。教育战线正在兴起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热潮。
下一步,用“四个意识”导航、用“四个自信”强基、用“两个维护”铸魂,全方位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凝聚人心、健全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的,大力推进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抓实,努力写好教育奋进之笔,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认可的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方位进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达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网友提问
▊ 高考考试规范仍然是教育的“指挥棒”、社会的“稳定器”
网友:我是一名高中二年级学生的父母,看到每年高考考试都有一些新变化。想问一下,目前高考考试都进行了什么改革,下一步会如何改?
陈宝生:考试招生规范是国家基本教育规范。改革开放40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考试招生规范不断健全,形成了相对完整的考试招生体系,为学生成长、国家选才、社会公平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40年前,恢复高考考试深刻改变了国家和民族的命,改变了一代人的命,形成了尊重常识、尊重人才的社会环境。
40年后的今天,高考考试规范仍然是教育的“指挥棒”、社会的“稳定器”。
下一步,深化考试内容、形式和录取等重点环节改革,你放心,只能越改越好,进一步加快打造健全中国特点教育考试招生规范,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方位进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落到实处。
▊ 大家的义务教育已经不是一个小朋友,已成长为一个大小伙子了,年轻力壮
网友:这几十年来,国家实行义务教育,给了像我如此的农村孩子走出大山的机会。想问一下,国内义务教育是如何一步步进步起来的?
陈宝生:义务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义务教育是如何一步步进步起来的?可以如此讲,目前大家的义务教育已经不是一个小朋友,已成长为一个大小伙子了,年轻力壮。
1、以国家立法形式推进义务教育进步。
1986年,颁布推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实行九年义务教育;
2006年,修订义务教育法,规概念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
2、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
推行义务教育学校建设史上中央财政投资最大的单项工程,全方位改变2600多个县近22万所贫困区域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拓展均衡进步督导评估,截至2017年底,全国已有2379个县达成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占总数的81%。推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变计划,这是一项德政工程,覆盖3700多万农村学生。
3、着力破解群众关心的热门问题。
全方位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规范,重点大城市基本达成了免试就近入学、规范有序入学、阳光监督入学,有效缓解了“择校热”。2017年,24个热门大城市小学、初中就近入学率分别达到98.7%、97.0%。拓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坚决纠正超纲教学、提前教学、强化应试等不好的行为,减轻学生过重课外负担,让校外教育培训回归育人正常轨道。
▊ 让中国乡村教师的脊梁挺得更直,更有力量
网友:我的爸爸就是一名乡村教师,小时候是他一边教大家语文,一边教数学,村子里的老师极少。想问一下,国家是如何看待乡村教师的?有哪些举措让他们更有收获感?
陈宝生:在大家国家,像你爸爸如此的一大量乡村教师用他们的智慧和辛劳,扛起了中国基础教育的重担。可以说,乡村教育是中国教育的神经末梢,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进步的第一资源。
主要采取了以下举措:
1、加大培养补充,让乡村教师“下得去”。
推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职位计划”,教育部6所直属师范大学和地方师范学校通过免费培养的方法,每年为全国乡村学校输送4.1万名高校毕业生。
启动“银龄讲学计划”,面向社会公开招募出色退休校长、教研员、特级教师、高级教师等到乡村义务教育学校讲学。
2、提升教师待遇,让乡村教师“留得住”。
推行集中连片特困区域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向从教30年的360万名乡村教师颁发荣誉证书,鼓励乡村教师长期从教、终身从教。改革职称(职务)评聘方法,对乡村教师评聘职称(职务)不作外语、论文等方面的刚性需要。
3、促进专业进步,让乡村教师“教得好”。
通过“国培计划”重点支持中西部乡村教师校长培训,全方位提高乡村教师能力素质。
启动推行“乡村出色年轻人教师培养奖励计划”,每年遴选300名乡村出色年轻人教师进行重点培养,勉励他们扎根基层,奉献乡村教育。
下一步,教育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落实国家乡村振兴策略需要,采取愈加有效手段,进一步聚焦老少边穷岛等边远贫困区域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加强乡村教师补充培养力度,提升乡村教师待遇水平,增强乡村教师素质水平,让中国乡村教师的脊梁挺得更直,更有力量,努力让每一个乡村孩子都能同意公平有水平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