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最严十条”颁布,自主招生凉了?还值得参加吗?

   日期:2024-12-17     来源:www.ygccar.com    浏览:636    
文章简介:近些年来,自主招生热门异常,一度成为高中生父母热捧的升学渠道,甚至被称之为“高考考试捷径”。 这么说,确实不无道理。

近些年来,自主招生热门异常,一度成为高中生父母热捧的升学渠道,甚至被称之为“高考考试捷径”。

这么说,确实不无道理。不少学生通过自主招生,优先选择专业,进入了自己理想的专业,也有不少高考考试不太出色的学生通过自主招生发挥源于己的专长而进入名牌大学。

但就在不久前,19年高考考试自主招生政策发布,与往年相比,今年自主招生很严厉,有十条严格的条约,让人称为最严厉的一届。

1、严格报考条件;2、严格拟定录取标准;

3、严格控制招生规模;4、严格确定招生专业介绍;

5、严格审核申请材料;6、严格组织高校考核;

7、严格实行公开公示;8、严格拓展新生复查;

9、严格落实主体责任;10、严格惩处造假行为。

看到这里,不少筹备参加自主招生的同学、父母都慌了,自主招生到底还能否参加?

其实担心大可不必,自主招生变严格,对大家来讲并不是是件坏事!

教育部对于自主招生的严令不是今年才有些,去年、前年、大前年都有,当时是五严令,目的是为了杜绝弄虚作假问题。

但“五严令”没获得效果,不只不真实论文、专利大肆泛滥(2018年郑州一中高考考试“调包事件”牵扯出了论文抄袭事件);全国五大学科竞赛考试试题泄露(2018年全国物理竞赛辽宁赛区鞍山一中提前拿到考试试题,引发辽宁其他中学“围攻举报”);就连高校都在“划水”( 山东师大把答案当考卷发给学生、电子科技大学发了其他科目试题、山西师范大学考试模拟试题与去年大面试雷同)。

所以为了肃清这类“滥竽充数”的人,教育部今年颁布了“十严令”。不少父母对以前的政策不知道,一下看到说要自主招生要变严,会出现慌乱和担心情绪。其实大可不必,严格对脚踏实地的大家来讲是件好事!

何出此言呐?

原来自主招生中,不少“投机取巧”的人通过交易论文、专利来获得自主招生初审的资格。这对大家花浪费时间间和精力,认认真真去筹备论文和专利的同学来讲,是很不公平的!

更让人愤慨的是,有很多高校认同的革新数学、基础数学等比赛并不会公布获奖名单,有心人士借助这一漏洞 “办各种竞赛假证 ”,加之部分高校不设笔试科目,这部分学生最后混进自主招生队伍中。

“十严令”正是保护了大家的权益。

下面大家深入解说下“十严令”对大家的影响。

严格报考条件

原文:高校要进一步健全自主招生简章,科学合理确定报名要求,强化对学生的学科专长和革新潜质需要,不能简单以论文、专利、中介机构举办的竞赛(活动)等作为考试报名条件和初审通过依据。对拟认同的赛事证书,要以权威性高、公信力强的学科竞赛为主,并组织有关专家对赛事的科学性、规范性进行认真评估。高校应于2019年1月底前将自主招生简章报教育部备案。

误解:论文、专利、中介机构举办的竞赛(活动)不可以作为报名要求

解析:这条表面上是对学生的需要,实质是对高校提出的需要。这条从何而来?依据数据显示,近年出现了部分条件较好的学生未通过初审,但条件普通的学生反而通过初审。这暴露了相当一部分高校招生办,只不过简单的浏览学生的报名材料,没严格认真的对材料进行审核,致使抄袭的论文、交易的来的专利、不合格的竞赛奖项蒙混过关的状况。

因此,教育部需要高校严格认真的对材料的真伪和含金量进行审核,并规定高校应于2019年1月底前将自主招生简章报教育部备案。直接需要高校说明自己认同什么比赛证书,作为初审的要紧依据。

不合法途径得来的材料,今年恐怕非常难顺利报名。提醒各位正在或计划筹备发表论文的考生核父母,除去必须要查重外,务必保存好我们的写作原稿、修改稿,论文笔记等材料,徐老师预测,今年的论文会严格需要,考生提供此类证明真实性。

严格拟定录取标准

原文:高校要依据学校办学定位和专业培养需要,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减少给予自主招生考生的打折分值。在高考考试综合改革试点省份也要相应提升需要,确保生源水平。

误解:自主招生只能打折降分5-10分

解析:从2018年全国数据上看,打折20-30分,一本线即录这三种打折占6成以上。徐老师预测,今年一本即录打折大受打击,但只降分5-10分这样的情况不太会发生。假如打折分值过低,吸引不到有专业专长的学生,高校招不到需要的人才,这就违背了自主招生的初衷。

受打击比较大的可能是竞赛生。大伙都了解理科竞赛生是香饽饽,每年决赛的时候,各高校会去现场签约,比如浙江大学往年铜牌就给一本即录,估计今年银牌一本即录都不可以了。清华北大今年的状况也是这样。

因此最后的打折分值大家等3月下旬自主招生简章出来后就了解了。降分是自主招生最吸引考生的地方,假如只降3、五分,徐老师也劝高中一年级高中二年级的同学舍弃这条路,可以试一试综合评价,或者干脆多补习功课。

 
打赏
 
更多>热门阅读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