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小学前,到底需不需要先学拼音?针对这个问题,上海教委和一些上海学龄前儿童的父母给出了完全不同的回答市教委力主小学零起点教学,也就是说无需孩子在入学前有多少语文常识储备;而父母则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通过各种渠道送孩子上学前班。
中国年轻人报记者获悉,除学龄前儿童外,不少小学1、小学二年级学生的父母也在暑假前多方打听哪儿有补习拼音的好地方。由于从今年9月开始,上海所有小学都将严格实行市教委零起点教学的规定,小学一年级学生学语文的重点将是听、说、理解,拼音学习将被延后,并一点一滴贯穿在整个小学学习过程中。
这一做法,与父母过去学语文的方法反差很大,导致部分父母产生焦虑情绪。
赶在暑假开始前,上海教委决定尽快发声。市教委副主任贾炜在今天的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会上称,部分父母背离孩子成长规律所作出的提前学习决策,对孩子而言,不是会不会输在起跑线上的问题,而是会不会被爸爸妈妈伤在起跑线上。
学习成绩跟不上,是由于没上学前班?
快放暑假了,全职母亲桑迪(化名)又开始联系孩子年龄相仿的熟人、朋友,大伙一块决定让孩子到哪儿去上课。桑迪的孩子今年上二年级,性格内向,学习成绩在一所很普通的小学里也只能排在中等偏下地方。
这一点,令夫妻两个着急不已。去年,老公决定让桑迪离职在家,全职辅导刚上小学的孩子。他们把孩子学习成绩跟不上的重要原因归结为没上过学前班。
这种说法,遭到了上海学前教育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郭宗莉的反驳:教育部从上世纪80年代就持续研究有关课题,结果显示,在入学前就掌握100以内算术的孩子,他们中有三分之二的人,在后来的小学学习包含更后面的中学学习中,没任何优势。
在上海浦东的一家早教机构,记者还听到了不学语数外,上不了好学校的说法。
一岁半将来,最好把孩子送到大家对口的私立婴幼儿园。这家早教机构的负责人说,目前唯有把孩子送到私立婴幼儿园才有提前学习的机会,大家拼音、英语、算术都会在婴幼儿园阶段教。而公立婴幼儿园目前一刀切,教委一律不允许提前教语数外了。
记者获悉,上海浦东一家以英语教学出名的私立婴幼儿园,普通班级收费约每月5500元,双语班收费则高达每月7000元。尽管收费高昂,但这家婴幼儿园买卖很好,每年招生爆满,园方还要组织面试筛选学生。
上述早教机构负责人介绍,父母让孩子上私立园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可以提前学习,到上小学时你就看到用途了,学校一面试就会考拼音、外语、算术,你家孩子PK不过人家,就只能去上普通学校。
实质状况是,在刚刚过去的上海小学招生季节,市教委对全市56所民办小学进行了全覆盖式的督导,没一所学校考察婴幼儿的语数外学科能力。
父母焦虑令孩子不堪重负
在公办小学,除去严格根据就近入学的准则外,零起点教学也成为上海教委近年力推的一项减轻负担手段。
为了适应零起点教学的需要,市教委今年还给小学习语文教程瘦身一年级的语文课文从45节缩减到40节,其中篇幅较长、晦涩难懂的内容被删减,识字量和写字量也被降低。
一个要紧的改变是,根据市教委的新需要,一年级学生仅需在语言环境中会读296个字、在田字格里能描摹118个字就好,没默写和背诵的需要。就连一小学二年级学生的评价标准也发生了改变。学生成绩不再以百分制来评定,而是代之以A、B、C、D、E五级等第制。
如此的改变,对于学生父母而言,有的很难同意。父母怀疑,不学拼音也可以通过小学面试?一年级不密集灌输拼音,孩子能了解汉字?
徐汇区乌南婴幼儿园园长龚敏近期一直忙着同父母交流,父母最大的担忧是,婴幼儿园不教语数外,是否会影响孩子将来的小学升学。不论龚敏和老师们怎么样苦口婆心地劝说,父母都不买账。
为此,龚敏想出一个好办法每年十月,邀请那些刚刚进入区内公办名校、民办名校、外区寄宿制学校的小学生父母来给婴幼儿园大班父母上课。用前车之鉴告诉焦虑的父母小学入学其实不考语数外。
一些现象令龚敏锐到担心。她在对全园所有大班学生进行调查后发现,竟有五分之三的学生担忧上小学后的学习问题,而对于上学后生活、交友、习惯改变等问题表示担心的学生加起来才占五分之二。
这说明小学、学习如此的字眼在家庭教育中已经被过多地强化,孩子们在上学之前,已经开始跟着父母一块焦虑了。龚敏正尽力改变孩子们的这种情况,她每学期都要组织孩子们去附近小学采访,让他们看看真的的小学生活。
尴尬的是,父母对于小学学习的认知,可能还不及孩子本身。
上海闵行区平南小学校长张小娟最近不能不把《上海低年级四册语文教程的学习内容与需要父母版手册》上传到家校QQ上,给父母做问卷时,大部分人不了解也没看过教委公布的这个父母版手册。
这本手册对每节课文的教学目的、教学需要、教学重点、教学内容都有详细的介绍,还有对父母进行课后指导的说明。这套手册在上海教委教研室网站公布,但点击率却非常低。事实上,父母对小学课改的状况知之甚少,遭遇类似尴尬的还有《幼小衔接父母手册》。
让孩子提前学,伤害远大于所得
上海静安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学校校长张人利当过小学、初中和高中的校长。他告诉记者,与小学相比,初中、高中的教学困难程度和教改力度并不小,甚至更大,但父母关注的焦点总是一直集中在小学,而且是小学一小学二年级的低年龄段。
他觉得,这与一些以补习为生、以营利为目的的教育中介机构的宣传鼓吹不无关系,他们恨不能教委每天出规定,今天说这个不教,明天说那个不必学。父母什么都想让孩子提前学,然后他们就能渔翁得利。
但张人利觉得,父母让尚未成长到一定量的孩子提前学,是对孩子的一种摧残。
大家以前让低年级的孩子默写、抄写,孩子们一个个抄得小手发抖、背脊出汗,为何?由于他们年龄不够,手的握力不够,他还没有长到那个程度呢。张人利深思过去的语文教学说,目前不要你默写了,重听说、理解能力了,你父母又非要让孩子吃苦头,这是不道德的。
对于学生的学习潜力,上海教育界人士有一个常见共识,不是提前学越多的孩子就越有潜力,恰恰相反,提前学或许会致使孩子将来不想上学情绪紧急。
上海教委有关负责人在今天的会议上呼吁,父母应该多听听官方的声音,不要被社会上的一些教育培训机构误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