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正宪(北京教科院儿童数学教育研究所所长,数学特级教师):我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对立统一的规律,打乱教程安排的顺序,将数学教程中一对对易混且“互相矛盾”的定义安排在同一节课中学习,用比较的办法、对比的方法揭示定义内涵。比如“正比率与反比率”“因数与倍数”“乘法与除法”“无限和有限”“偶然和势必”等有关常识定义,我把这类内容按专题组合在一块进行学习,引导学生用“对立统一”的看法剖析,领会数学中定义的“互相依存”关系,从而愈加深刻地认识数学定义的本质。又比如,在几何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推导面积公式、体积公式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儿童学习的主动性,放下让儿童操作,通过“割、补、拼、平移、旋转”等办法把陌生的图形转化为已学过的熟知图形,再依据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推导出新图形的面积或体积计算公式。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在变化的图形现象中抓住面积、体积不变的实质”,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儿童在这种学习中获得的不止是一种结果,而是一种考虑问题的办法和方案,一种问题解决后的成功与自信的美好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