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三年级学生的特征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一般是十岁左右,这时他们的身体发育接近成年人的一半,体能和心智进步已经到了肯定的程度。他们降低了对爸爸妈妈的依靠,拥有独立的考虑能力和外面的认知能力。在这个阶段,孩子独立性强,不太想与爸爸妈妈和老师进行交流,而更关注同学和同龄人的怎么看和建议。
父母应注意的事情
针对这个阶段的孩子,父母可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注意观察,并采取相应的手段
孩子的不听话心理一部分是由于他们了解愈加多,有了我们的想法。当爸爸妈妈下达的命令与孩子的想法不同时,孩子就会表现出叛逆的态度。其次,父母也需要留神孩子心情不好的征兆,不要直接对孩子进行责骂,不然会加剧孩子的逆反心理。因此,要想解决孩子的叛逆问题,第一要找到问题的根源,针对症下药。
2、用其他的方法替代体罚
虽然大家目前生活在文明社会,但在教育孩子方面,仍然有的父母奉行“棍棒下出孝子”的观念。然而,体罚只能起到短期的成效,还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所以并非最好的教育方法。比如,当孩子叛逆乱扔垃圾时,可以让孩子帮忙整理家务,如此一方面让孩子意识到家务是辛苦的,不可以随便破坏卫生环境,其次也能让孩子更深刻地认识到我们的错误。当孩子叛逆时,用其他方法替代体罚,或许会获得出人预料的成效。
3、借助奖励而不是惩罚
当孩子叛逆、不写作业时,父母可以拟定肯定的奖励机制来勉励孩子做完作业,譬如做完作业后允许孩子看半小时动画片或者玩半小时游戏。如此一来,孩子会更有动力去做完作业。假如父母只能大声喊叫或者借助惩罚方法来威胁孩子,就会日渐失去孩子学习的兴趣。因此,对于孩子来讲,父母擅长借助奖励机制要比单纯地惩罚更有效。
4、制定标准
孩子对世界充满好奇,有时也会有的“胆大”,但他们不了解什么是该做的和不该做的,这就需要爸爸妈妈为孩子拟定一些规则。没规矩就没方圆,教育孩子也是如此。当孩子明确了解什么行为是不被允许的,并且获悉自己要为我们的错误负责,如此就能降低孩子叛逆的行为。
5、控制情绪,听取孩子的想法
当孩子叛逆时,父母需要知道孩子叛逆是什么原因,并且要尊重孩子的想法。一般,当事情发生时,父母的第一反应是发脾气,而忽视了孩子的内心感受。作为成年人,父母的情绪管理能力比孩子强,但即使这样,还是会有情绪失去控制的时候。更何况孩子的心智还不成熟。因此,父母需要掌握尊重和认同孩子的情绪,在拒绝孩子的请求时也要考虑他的感受。其实,每个不听话的孩子都渴望被爱。他们可能面临着一些与同龄人不一样的困境,内心充满着迷茫和不安。在这个时期,父母常常饰演着强势的角色,可能孩子对你失去了信赖,不愿听你说任何大道理,他们关闭了心门,拒绝与你交流。此时,作为父母,大家需要深思,掌握怎么样温暖孩子的心,打开他们的心门,与他们打造好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