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又到了开学季,大伙总会谈到入园、入学、升学适应的问题。此时,父母也会变得紧张、焦虑。
对进入婴幼儿园的孩子来讲,离开爸爸妈妈24小时的精心呵护,从家庭走进学校,将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大飞跃。刚开始的一段时间,无论是对爸爸妈妈还是对孩子,都将是一场艰巨的考验。每年9月,在婴幼儿园门口,总会出现声泪俱下的离别场景。父母总感觉:“孩子从来没离开过家,担忧孩子在婴幼儿园是否会吃饭,与小朋友发生冲突又该如何解决?”
同样,孩子从婴幼儿园入读小学,对他们意味着更多的重压。有些孩子不能离开父母,甚至在课堂上哭闹。更多的父母心里会嘀咕:“孩子适应不了如何解决?在学校能否坐得住?能否好好听课?”也有孩子会对爸爸妈妈说:“不想去学校,要在家。”
其实,父母和孩子的担忧和焦虑都是正常的。由于面对新的环境,大家都会不同程度地存在担忧和焦虑。在成长过程中,大家都会遇见各种环境的变化。焦虑是对将来的恐惧,害怕变化和陌生环境,所以孩子入园、入学的种种不适应,实质上是对即将来临的、与以往不一样的环境变化的不安,是对将来不确定状况的恐惧和担忧,是对不熟知的人与事的没办法控制、没办法预期的无力感,这其中存在着的是无助与失去控制的体验。
要通过自我调节去适应
作为新生父母,该怎么办这类变化给孩子带来的焦虑呢?
第一,父母要明确这种焦虑每人都有。第二,一般这类变化对大部分孩子来讲,是能通过自我调节去适应的。譬如有如此的小朋友,入园第一天看上去非常高兴,一到婴幼儿园门口就和母亲说再见。中午母亲怕她不习惯,悄悄到婴幼儿园围墙外探望,结果发现孩子并没哭,和小朋友玩得非常高兴。下午去接她,她蹦蹦跳跳地回了家。回家后,她一直黏着母亲,要母亲陪她玩。临睡前,母亲问她明天还去不去婴幼儿园,她说还去,要找老师和小朋友玩。可是,第二天一早,孩子却哭着不愿再去婴幼儿园了。最后,母亲只好硬下心来抱她外出。到了婴幼儿园,孩子是哭着被老师接进来的。不过,进了婴幼儿园,孩子的情绪好转了,状况也比第一天要好……上述的场景,是孩子们入婴幼儿园时最容易见到的。
因此,作为八零后一代的爸爸妈妈,遇见这样的情况,千万不要过于担心,要给孩子一个适应期。假如孩子一向任性、胆小、不合群、以自我为中心,或许会因环境的陌生而感到不安、孤独、焦虑、自卑、苦闷、不知所措和易冲动,紧急的还会呈现心理疾病躯体化,如:一入园、入学便会头疼、恶心、尿频。显然,这种状况自然会减少孩子的社会活动能力和学习成效,由此进一步影响孩子的适应,形成恶性循环。
四招让孩子尽快“入园”
面对入园烦恼,父母可以采取如下办法:1、调整好婴幼儿的生活规律。父母应给婴幼儿打造稳定的作息规范,让婴幼儿有空闲定义,形成有张有弛的生活步伐;2、培养婴幼儿的自理能力。父母应在重点期,培养婴幼儿能做和应该做的事情自己去做,同时要帮助他们在实质行动中克服困难,而不要代替他们克服困难。当婴幼儿遇见困境时,要不断给予激励,使其具备较强的信心和决心,以至不达目的,决不停手。培养婴幼儿的自理能力,让孩子们在变化的环境中,掌握更好地适应;3、为婴幼儿筹备家庭学习环境,打造好学习氛围,让婴幼儿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中热爱学习。培养婴幼儿倾听的习惯,平时父母要多做“倾听”游戏,看哪个听得最准确。让婴幼儿了解其他人说话时,不可以心神不定,要一心一意地听,知道他们说话的主要内容和意思;4、除此之外,父母要带孩子一块做亲子游戏,最好是孩子进入的婴幼儿园所做的亲子游戏,让孩子和老师产生亲切感,由于母亲会玩的游戏,老师也会玩。在家多讲讲婴幼儿园好的地方。譬如,婴幼儿园的玩具多,老师会唱歌、跳舞、画画,还有不少其他玩伴,让孩子对婴幼儿园产生好的印象。
当然,非常重要的是,要让孩子了解,送他上婴幼儿园并非不要他了。不少孩子恐惧上婴幼儿园,就是感觉父母不要他了。这时,父母应该不厌其烦地向他传达一个信息,就是父母要上班,而他要上学,父母会在下午来接他回家。
切记,对孩子必须要说话算话,尤其是在上婴幼儿园的初期。一般孩子越小,熟知的人和环境对他们就越要紧。
让孩子获得安全感、熟知感
对新学期的不适应,还反映在新入学的小学生身上。面对这一烦恼,幼小衔接的父母也应提前下手,采取肯定手段,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学校生活。这可以从两方面筹备,学校方面:带孩子参观校园,以熟知环境;观看教室,以激起兴趣;和各科任课老师见面,以增进亲切感;与高年级同学做游戏,以交朋友,这种形式的心理辅导活动已成为新生入学的第一课,能让新生消除陌生与不安,增强自信,并打造积极的心态,感到校园是可爱的、老师是可亲的、同学是友好的、学习是有趣的、自己是非常棒的。父母还应给孩子介绍和提供适合的学习计划和办法。
家庭方面:爸爸妈妈要帮助孩子适应学校生活,应该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还有一点要特别强调,父母不要把我们的焦虑转嫁到孩子身上,父母平和的心态能帮助孩子尽快地适应外部环境。
大家说了不少的办法,但事实上,父母只须把握好一些原则,就可以解决好孩子入园、入学的适应问题。简单用一句话概括:但凡能叫人获得安全感、熟知感,感觉新的状况是可控制的、可预测的,都能有效地降低焦虑。上面的办法正是基于这类原则,以结构化的、重复的、可预测的方法,让孩子们体验到熟知而获得心理上的安全,即对环境的适应,尽快成为新地盘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