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升入高中三年级年的学生已进入备考状况
新学年伊始,刚迈入高中三年级的学子们已进入了备考状况,在孩子迎考的9个月里,父母怎么样正确给予他们更多的心理支持?怎么样才能做到适度关注,不过度限制?在此易教网北京家教中心老师就这一问题给父母提出了建议。
给予孩子合理期望
多数高中三年级学生都没具体的升学目的,更多是专注于学习,定下的目的也多为考试分数,如高考考试达到580分或600分以上。对此,父母应与孩子谈谈将来的理想,引导孩子树立远景目的,让学习更有动力。把远景目的和目前的学习结合起来,权衡好自己孩子的实力,确定一个适当的学习计划,做到不盲目乐观,也不过于低估。
盲目乐观表现为明明孩子已经学得非常辛苦了,但父母还是觉得孩子有实力达到更高水平,不断给孩子鼓励,这事实上是在施压。来自爸爸妈妈的重压可能让孩子得到训练,但重压过大,就会抹杀了孩子对学习的兴趣,甚至致使不想上学。反之,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过低或是没期望,孩子没重压,也会缺少学习动力。
多给孩子信心和赏识
1968年,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罗森塔尔曾对一所小学进行了一次实验。他的研究小组从一至小学六年级各班选中了18个班,对班里的学生进行了“将来发展势头测验”。然后,罗森塔尔以赞赏的口吻将一份占总人数20%的“最有进步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任课教师,并叮嘱他们必须要保密,不然会干扰实验的正确性。8个月后,他带领研究小组第三来到这所小学,对18个班的学生进行复试。奇迹出现了,但凡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都有了较大的进步,且活力四射,自信心强,求知欲旺盛。其实,当初那份“最有进步前途者”的名单只不过罗森塔尔教授随机挑选的学生,只不过一个谎话。但这个谎话却对老师产生了心理暗示,左右了老师对名单上的学生的能力评价,老师又将这一心理活动通过情感、语言和行为传染给了学生,使学生强烈地感觉到来自老师的热爱和期望,从而获得异乎一般的进步。
“罗森塔尔效应”告诉大家:父母对孩子有更多的信心和赏识时,孩子就或许会有更大的进步。每一个学生在学习上各有优弱势,优势学科是孩子信心的主要来源,父母可以鼓励孩子以优势学科奠定心理优势,在强项上多些提高,树立自信心,并由此带动其他科目的全方位进步。
适度关注,何为适度?
孩子上高中三年级了,父母对他们的学习、生活愈加关注,爸爸妈妈适度的关注对于孩子来讲,是一种默默的支持,会让孩子感觉温馨且备受激励,但过度的关注册会计师干扰到孩子的学习及心态,如频繁地询问孩子的学习成绩,殷勤地端茶送点心,会让孩子因不适应而烦躁。孩子进入高中三年级,爸爸妈妈可以适合降低外出,多些规律的生活,维持自然宽松的家庭环境。
进入高中三年级,父母对孩子的禁令也愈加多,限制孩子看电视、玩电脑等等。对于高中三年级学生来讲,时间可谓争分夺秒,但并无需搞得全员戒备,过多禁令,会加剧孩子备考的紧张,进而产生逆反心理,反而不利于孩子的学习。在看电视、玩电脑和用手机的事宜上,父母可以和孩子订个“君子协议”,不完全禁止,但时间上、内容上可以有所控制。比如看电视方面,不看电视剧,而是看些新闻、科普节目或娱乐性的节目。电脑方面,最好不要打游戏,可以查些资料,知道些信息。周末可以允许孩子与其他同学有的户外活动,以此轻松一下身心。
学生最讨厌的问题:“拿自己和其他人比”
“爸爸妈妈一直拿自己和别的人比”,在校园调查中被评为学生最讨厌的问题之一。日常,有不少父母一直喜欢拿我们的孩子和其他人的孩子比,常在孩子的面前谈论其他人的孩子,口气中要么充满了对别人的羡慕之情,要么是对自己孩子的指责,这种方法无疑伤害了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对此,建议父母冷静地剖析自己孩子的长处和短处,正确看待孩子的成绩,给孩子一个适合的评价,让孩子感觉爸爸妈妈是理解他的、尊重他的、信赖他的,那样孩子会更有动力去争取进步。面对孩子的成绩,父母应多学着纵向比较,假如孩子的学习与过去相比有进步,就要积极鼓励,看到孩子的进步潜力。
高中三年级学生心理重压大,爸爸妈妈积极的言语对于孩子来讲是非常不错的心态调和剂。父母应与老师交流,多关注孩子的进步面,给予孩子准时的一定和鼓励。譬如,孩子近期学习干劲非常足,可以当令地表彰他,并给他加油。而孩子学习情绪低落的时候,准时地鼓励他。多与孩子交流,准时把握孩子的心理动态,帮助孩子调整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