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播的《小欢喜》已经进入完结倒计时,“英子跳海”也成了最受关注的情节。
失眠、焦虑、抑郁……一直乖巧懂事的好孩子英子,终于由于母亲反对自己考南大情绪崩溃、离家出走。
小陶虹扮演的母亲宋倩在后面追着英子,声嘶力竭地问她:“你为何非要去南大啊?”英子哭着说出心里一直想说却不敢讲出的话:“我就是想要逃离你!”为了给女儿更高效学习条件,她花巨资装了隔音墙、天天一早不辞辛苦地炖煮补品;
为了陪英子筹备高考考试,她辞掉了工作、专心照顾孩子的生活和学习;
甚至为了预防孩子一点点“小孩子早恋”苗头,她和自己最好的闺蜜翻脸;
她一遍遍地告诉孩子:这个世界上母亲最爱你、你是母亲的所有、你是母亲所有些期望……
可她的爱和牺牲,却成了女儿的负担。
宋倩一直努力在做个好母亲,可她的失败恰恰在于是爱太多:
宋倩必须要英子考清华北大,高考考试誓师大会她不考虑孩子的想法,必须要在心愿气球上写“考上700分”;
英子偶尔考了第二,宋倩就数落:“都考第二了,还有哪些可开心的?”
英子花了不少精力筹备天文解说,母亲却感觉这是费时,甚至试图当众把她从演讲台上拉下来。
她对孩子说的每一句“我爱你”,都成了让孩子窒息的绳索。
一边是母亲的期望,一边是我们的喜好,挣扎的英子终于崩溃了。
连续三十几天的失眠后,中度抑郁的英子离家出走了。
她一边对母亲喊着“我就是想要逃离你”,一边却一遍遍哭着道歉“是我没做好你们的女儿,没变成你们想要的那个样子,对不起!”
英子是不懂事吗?
不是的。
她恰恰是整部剧中最努力、最懂事的孩子。
每次争吵过后,她都十分后悔,偷偷写小纸条向母亲道歉;
明明海参腥腻的让她想吐,可为了让母亲开心,英子忍着恶心笑着说“美味”;
当她了解由于父亲和自己走得太近,让母亲不高兴之后,很坚定地和父亲说:“假如非要我在你和我妈之间选择的话,我只能选择我妈。我妈太可怜了,她只有我。”
可当矛盾一次次发生,孩子一次次妥协的时候,她的心还是不可防止地和母亲愈加远。
被逼到喘不过气来的英子,最后瞒着母亲考试报名了南京大学的冬令营。
不敢告诉母亲的英子,了解说了也没用。
她心里非常了解:母亲决定的事情是改变不了的,所以她只有逃离。
事情暴露后,宋倩哭着问英子,为何要背着她考试报名南大、为何要骗她?
哭诉了一堆我们的牺牲后,她的一句“我从来没想过,我的女儿就是这么回报我的”,终于把孩子从自责推向了崩溃。
她忙着用我们的爱去给孩子设定生活,却没问问孩子真的想要的是什么。
直到英子爬上大桥栏杆差点跳海的时候,痛哭的宋倩关心的还是:“你为何非要上那个南大啊!?”
宋倩这个“好母亲”,可恨,又可怜。
现实生活里的小陶虹,对孩子的教育有着和宋倩完全不一样的态度。
她感觉宋倩“好可怜,她完全没方向,一味地觉得这是她可以给爱的唯一出口。”
作为爸爸妈妈,“真的严守的,其实就是你对他(孩子)的那份心。”
所以,爸爸妈妈非常重要的不是让孩子成为你期望的样子,而是想给他足够的爱和信赖。
“由于孩子需要的,是爸爸妈妈足够的信赖给予的力量,让他可以在遇见困境的时候可以站起来。”
就像剧中另外两个孩子:
平常调皮到任性妄为的孩子方一凡,了解父亲失业、家经济艰难之后,悄悄出去打工为家分担重压;
不听话的季杨杨,在了解母亲生病之后,跑去剃了光头要陪母亲一块挺过化疗。
对母亲来讲,与其尽心竭力去做一个好母亲、把什么好的都给孩子,不如让自己成为孩子的榜样、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我看到不少母亲爱说,只须他能如何如何,我就想付出所有,你都没活了解,你如何给她做一个榜样?”
就像小陶虹说的那样:
大家真的要做的,是相信孩子的智慧,做他的定海神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