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考试让不少学子完成了生活的要紧转折,每年高考考试结束社会各界也会关注学子的去向选择。
今年亳州一中共有8名学生达到了北大、清华的分数线,但他们却都舍弃了这两所名校的志愿。缘由叫人诧异,却又在情理之中。
八名达线学生全部舍弃北大、清华据了解,亳州一中今年达线北大、清华的学生分别是:袁梓淇、张金宇、李莎莎、郭记、陈晋、段旭、汪天翔、靳博文。
其中,袁梓淇在考试前经过了北大、清华的多轮考察,并得到了清华大学降20分录取、北京大学降5分录取的优厚待遇。
如此,他在高考考试分数672分的基础上再加上照顾的20分后,成绩远高清华大学的录取线;
张金宇高考考试分数683分,也超出了清华大学的录取线,且得到了清华大学有关专业的录取承诺。
这么好的成绩,这么优厚的待遇,为什么他们却舍弃了这两所让多少学子梦寐以求的高校殿堂呢?
通过张金宇与老师的短信交流内容中大家找出了答案。
短信中,张金宇对舍弃名校表现出了深深愧疚,甚至是有了心理负担,感觉自己辜负了学校和老师的期望。
但他还是说源于己的真实想法:
“我喜欢的是计算机专业,这也是我梦寐以求的。此前,我也经过了各方面的打听,最后还是感觉交通大学的计算机专业更合适我。”
同时,他还坦言,本来我们的第一选择是清华大学的,因为该校的计算机专业在全省只招5名学生,以自己在全省的排名,没办法如愿,而其他专业自己又不有兴趣,只能舍弃。
袁梓淇选择的是中科大的数学专业。这个高校的数学专业,也是他刚跨进高中校园时的理想目的。平常就酷爱数学的他,也算是得偿所愿了。
其他几名学生舍弃北大、清华也都各有我们的想法。亳州一中校领导和这类学生进行深入交流后,尊重了学生的志愿。
不需要感恩母校的方法"绑架"学生对于一直抱有愧疚之心的张金宇,亳州一中校长谢启平还专门给他回了信息:
“金宇,看了你给老师的信息,你不选择清华有道理。但不要再有心里包袱了。你是个懂事的孩子,老师和母校永远以你为荣,也期待你给祖国、给家乡、给母校、给自己带来更多捷报!”
谢启平还说:
“是时候转换考虑方法了。在尊重学买卖愿面前,学校不可以为了评比、为了声誉、为了附和大众,而用感恩母校的方法来‘绑架’学生填报志愿。”
高中生已经有了明确的生涯规划意识,对于他们将要从事的职业有着冷静的考虑和坚定的追求。
而这,也是值得学校骄傲和自豪的,由于,学校不只教会了他们常识、能力、素养等,还教会了他们明确规划将来的能力。
除去尊重他们的选择外,学校更多的是祝福和自豪。
舍弃清北,无独有偶其实舍弃清北转而选择其他高校的目的专业,不仅有今年的这八名学子。
2018年,复读考生李一峰高考考试考出了712分的好成绩,排名云南第八,却以超越清华大学提档线9分的优秀成绩考试报名了四川大学的口腔医学专业。
这个选择本身就非常有远瞻性,伴随社会的进步,大家对口腔健康的看重程度会愈加高,口腔医学已日渐成为热点专业之一。
独立考虑,不患得患失对于毫州八名考生舍弃清北一事,众人也有不一样的讨论。
看到学生们不再盲目听从别人的建议,不再盲目追求不合适我们的东西,而是有自己独立考虑的能力,有想去的学校,有有兴趣的专业,与将来想从事的工作范围,对教育本身来讲是一件好事。
但这里也引出一个不少同学和父母一直困惑的问题,那就是到底要选大学,还是选专业?
名牌大学的普通专业
和较普通大学的王牌专业,
什么更值得考试报名?
1、名牌大学的普通专业目前的同学考研、找工作,愈加感觉顶尖的学校的优势非常大,不止是保研、就业,能接触的东西会更多一些,接触的人也更出色。
好的学校会给你更多的选择,普通学校的好专业则会叫你在确定的路上走得更好。所以对将来还没一个明确明了的规划时,特别是不甘心被束缚在某个方面的时候,优先选学校会最好。
假如你已经决定了想学的专业,并且成绩足够选择任何学校时,考虑候选的学校:
1、若是清华、北大和985如此的差距,那样选择什么都可以。
前者有哪些好处是眼界更宽,机会更多,而且学校可以提供不少高于常识技术层面的东西;
后者好处是更容易从同学中崭露头角,并且王牌专业可以得到学校的资源倾斜。
2、若是清华、北大和普通211如此的差距,除非你想学的专业已经是清北的极弱项,或者该普通学校在这个专业的水平达到全国第一,不然建议选清北。
缘由主要在机会和资源和眼界,你身边的人的水平会非常大程度上影响你的水平。
3、若是985和普通211如此的差距,并且在专业水平上有明显差距的话,可以优先考虑专业,同时参考就业状况。
假如差距不太大,譬如一个排第2一个排第5,选名校就好。
4、985水平以下不考虑称为名校。此处985指具备相应的水平和声望,譬如对外经贸,尽管不是985,但分数线和就业状况都和985学校差不多,因此归入985一类来考虑。
5、其他需要考虑的问题:
地点,其他条件相当时优先考虑北京+东南沿海,由于就业机会多;
专业原因,经济、工科、纯文科等显然不同,具体问题具体讨论;
学校特征,综合性大学or专业性;将来规划,是读研、出国,还是工作;
决心,假如你不是100%确定要读某个专业,那样选择综合水平更高的较好,给自己多一些选择。
并且,你读的也可能不是你想要读的专业,你想要读的专业也可能不是你以后会去做的行业,而你所毕业的学校,却永远都是你的母校。
在什么都没明朗的状况下,校友是一个很有用的资源,譬如金融界的五道口圈子,清北帮或者厦大帮等等,拉关系这件事上,说你是同学校的亲近感远大于同专业的亲近感。
所以,在学校差距不大、专业差距非常大的状况下,选择普通大学的王牌专业。不然,选择名牌大学。
2、普通大学的王牌专业其实最后录取到的专业决定了你将来的就业方向,也就是你将来生活的轨迹。
虽然大学可以转专业,或是跨专业考研等渠道来改变我们的专业方向,但这类方法其实成功率不大。因此,高考考试时的专业选择基本上决定了你将来的职业方向。
如果是调剂到某些对于你而言可称之为“来自星星”的学科,等你发现自己和老师来自不同星系时就为时已晚了。所以比起仰慕名校光环,切实地为自己将来的工作考虑,选一个明智些的专业更要紧。
大学里面的好专业,等于高中里的重点班,资源配置和仰慕光环兼得。
因为教育资源有限,重点学科的师资配置与普通学科之间是一定有差距的。进了王牌专业,等于享有大学的优势资源。
在平行志愿下专业角逐更激烈,假如最佳选择学校,就要适合减少专业的需要;假如最佳选择专业,就要考虑减少对学校的选择。
这是由于实行平行志愿,势必会使高校的投档分“扁平化”,即以往投到同一所高校的考生相差几十分的现象降低了,考生的分数变成比较接近,“大小年”现象也随之消失。
在此状况下,专业的角逐就愈加剧烈,考生要愈加看重专业的冷热搭配,在专业选择上要留有空间。
说到底,先选学校还是先选专业,事实上是考生依据我们的理想、兴趣、专长与将来的职业倾向,在高考考试成绩、学校与专业之间寻求平衡的过程,需要依据我们的个人状况综合考量。
综合考量过后,选择那个比较适合我们的,然后努力去达成我们的目的,记住,选择不容易,坚持更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