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9月份面临高考考试改革的高中一年级新生们!如何选科有前途?中学生需要知道!

   日期:2024-12-13     来源:www.vaisoft.com    浏览:634    
文章简介:新高考考试:实行不分文理科,6选3,外语两次考试取最高分的新高考考试模式。   此前,已经进入新高考考试模式的省份有—— 浙江、上海 (2014年启动,2017年推行); 已经启动新高考考试的省份有—— 北京、天津、山东、江西、海南 (20...

新高考考试:实行不分文理科,6选3,外语两次考试取最高分的新高考考试模式。

 

此前,已经进入新高考考试模式的省份有——

浙江、上海

(2014年启动,2017年推行);

已经启动新高考考试的省份有——

北京、天津、山东、江西、海南

(2017年启动,2020年推行);

今年启动高考考试改革的省份有——

河南、山西、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湖南、湖北、四川、重庆、福建、江苏、广东、安徽、贵州、西藏

(2018年启动,2021年推行);

2019年最后一批启动高考考试的省份有——

陕西、云南、广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2019年启动,2022年推行)。

根据新高考考试改革策略,

即将来临的高考考试改革,

会有什么变革?

1.录取模式的变化

原来:“依据高考考试统考科目成绩”,所谓的“一张试题定终身”。

高考考试改革后:“两依据、一参考”,即依据3门统考科目和3门选考科目成绩,再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包含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5个方面)。


2.考试考哪几科的变化

原来:文理分明。语、数、外+“文综”=文科;语、数、外+“理综”=理科。

高考考试改革后:取消文理分科,改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考科目和3门选考科目。语数外各科满分仍为150分。

3.考试时间的变化

原来:6月,一次性进行所有科目统一考试。

高考考试改革后:考试分两次进行,选考科目在高中三年级第二学期高考考试前,统考科目仍在6月。

4.外语考试的变化

原来:只能考一次。

高考考试改革后:可以参加两次考试机会,取最好成绩计入高考考试总成绩。

5.计分方法的变化

原来:考试总成绩各科成绩直接累加。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考试成绩加上3门选考科目按等级折算的相应分数。

高考考试改革后:考生总成绩由语数外3个科目(必考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选考科目)成绩组成。


启动高考考试改革后,

孩子们第一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

“6选3”选课走班——

根据新的高考考试改革策略,高考考试将固定语文、数学、外语三门科目,并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6科目中,任选3科的考试成绩(自主选择),这就是所谓“6选3”模式。

根据“6选3”模式,高考考试科目组合方法有20种不一样的选择。

父母目前最关心的问题,

就是——如何选最有前途?


“3+[6选3]”的模式,也就是除去语数外三科,学生们还要依据我们的专长、偏好等分别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6门科目中选出3门作为选考科目,于是产生了20种“风格各异”的选考方法。

从2017年第一批新高考考试试点区域浙江、上海来看,物理由于困难程度高,被不少学生打进“冷宫”,结果去年高考考试更容易被重点大学好专业录取的恰巧是那些选了物理并发挥很好的考生。

之前网上在流传——

3种绝对不可以选的组合!

1、历史+政治+地理

不推荐理由:专业选择紧急受限

传统的三门纯文科组合。这个组合的最大缺点就是专业选择紧急受限!

不少高校专业和学院的需要是需要要搭一门理科,所以一门理科都不搭的纯文科组合在专业上就遭到非常大限制。

就以上海现在的高考考试需要里,选择纯文三门的可报专业比率只有52.9%!只有一半专业可以报,是所有20种组合里最低的。

2、物理+化学+历史

不推荐理由:角逐太激烈

物理+化学+历史是适配性最强的一种选择,但也是所有20种选择里困难程度最大的一种组合!

为何这3门组合选的人最多?由于物理,化学有中考基础,初高中学习是一致贯通的;而历史比之政治更便捷记忆和发挥。也正由于这样,不少高中这三门课的师资力量也都是比较强的。

正由于选的人多,无论对于名校生还是对于一般生而言,选这套组合都极大概由于碰到太多强手而导致“水涨船高”的状况。

3、地理+生物+政治

不推荐理由:大学很难衔接

这个组合其实就是把上面那组反过来,也是原来高考考试文理综三门里比较冷门的科目,是两文一理组合。

这个组合有个非常大的问题,就是和大学课程非常难衔接上,除去一些生物有关类专业外,大学很多理工科专业都需要肯定的物理、化学常识,文科类专业都需要肯定的历史常识。

除此之外,在选择这3个科目时,学校的教学实力是大伙千万不可忽略的要紧问题。由于不少学校并非6门科目师资力量都非常强大,都非常完整,甚至有一些学校根本就没高中三年级级别的有关科目老师。

总结一下,无非就是——

专业太热不可以选,怕遇见强手;

专业太冷不愿选,怕遭到限制;

专业太强不敢选,畏惧得分难;

专业太弱不想选,恐怕衔接难。

假如仅从各学科的角度来考虑,

20种选择中好像没一种是完美的,

没一种是可以叫你高枕无忧得高分,

轻轻松松上名校的“最好选择”!


事实上,选科目归根结底要回归尊重个人兴趣,保护专长进步的初衷!

学我所爱的、选我想学的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第一无二的“核心竞争优势”,

莫被各种「选科指南」指乱了阵脚!

举例来讲——

“历史+政治+地理”的专业适配度为52.9%

看着是各种组合之中选择空间最小的。

但也比以往文理分科情形下的

“文科”专业范围增加了不少。

孩子假如想要考试报名文史哲等各类文科专业,

这个选择并不会有任何障碍!

再举一个更直接的例子——

都说“物理学科是非常重要、最火爆的”,

但在去年率先实行高考考试改革的上海等地,

物理科目却遭到了前所未有些“冷遇”,

如此一个要紧学科、优势学科

在新高考考试改革中却被不少孩子“抛弃”了!

凡此种种,均可说明——

面对高考考试改革“6选3”,

相信“狼来了”式的「选科指南」

不如仔细剖析我们的优长与喜好,

专心塑造与众不同的“核心竞争优势”!

面对新高考考试——

你的目的VS兴趣是?

选科与高考考试填报大学、专业有紧密的联系,因此,每个学科对应能选什么专业,大家都应提前做知道,以下再给大伙一些参考!

物理学与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生物技术等有要紧用途,想在将来从事上述有关行业,就需要学好物理。

化学已成为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信息科学等范围的要紧基础。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生物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它是农、林、牧、副、渔、医药卫生、环境保护及其他有关应用科学的基础。

思想政治与教育学、文学经管等方面的专业有非常大的关联!

历史必学课学习,使学生掌握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进步中全局与局部、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从不同视角发现、剖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生活观和价值观。

通过选修课的学习,让学生更好地发现我们的兴趣,从而掌握学习、掌握独立、掌握存活。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地理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要紧地位,在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进步等问题中具备要紧用途。

关于选科的问题到此结束了,最后,给大伙再普及一下什么是走班制?

以前文理分科之后,大伙都在我们的课室里不需要走动,等待各科老师来上课就OK了。大家常常说的初中三年级X班,高中一年级X班就是行政班。

改成6选3之后,总共有20种选科策略,假如根据选科策略来重新分班,那就大概出现有些选科组合会有不少人选,超出一个班的人数;而有些组合可能超级冷门,选的人太少了,所以原来的行政班模式就没法再满足需要了。

那如何解决呢?走班制应运而生。因为走班制策略现在尚没什么更具体的信息,记者特地找了浙江、上海等地已经开始推行高考考试改革的区域的报导介绍,看看他们的走班制是如何实行的,没准大家就会效仿噢!

1. “不走班”模式

学校向学生提供有限数目的选科组合,然后将3门选考科目均相同的学生组成一个班,学生在固定的教室上课。

换句话说,在学校的教师资源有限的状况下,只能把原来的20个选科组合,挑选出一部分固定选科搭配,让学生来选。这种模式其实就是文理分科的升级版,好处是便捷教学和管理,但缺点在于,开设的“套餐”组合太少,没办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选科。

2. “小走班”模式

部分学生或科目走班,将3门或2门选科相同的学生优先组成班级,其他科目或学生走班教学。光看这个描述可能有点难懂,学习哥给你举例:

①优先3科成班

依据学生的选科结果,优先将3科相同的学生组成行政班,第二将2科相同的学生组成行政班,最后组成1科或零科相同的班级。

也就是说优先满足选科人数最多的选科组合,把大多数学生先固定成班级,然后剩下的再依此匹配到不一样的班型。

②定两科走一科

2科相同的学生组成行政班,一块上语数英和相同的2科,剩下的选考科目在教学班上课。

3. “大走班”模式

语数英3门必考科目维持行政班不变,3科选考均通过走班完成教学。好处在于满足学生的选择;缺点是每一个学生需要走动到不同课室上课,学校课程安排比较冗杂。

4.“全走班”模式

语数英和3门选科全部走班。好处是可以满足全部学生的选择,缺点毫无疑问就是教学习管理困难程度最大。

 
打赏
 
更多>热门阅读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