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设门槛,考生若能写篇好文章,或有助于被复旦大学录取。作为该校自主招生选拔的一部分,复旦2011年博雅杯人文常识大奖赛开始向全国高中三年级学生征文,获奖者可享受高考考试录取打折政策。这标志着复旦2011年自主招生工作拉开帷幕。
对于自主招生考试时间,教育部前年曾发文,需要各高校自主招生测试须在1月1日之后,去年又发文,需要将自主招生测试时间安排在寒假之后。教育部之所以发文规定自主招生时间,主要有两方面缘由,一是高校自主招生时间不断提前,“冲击”正常高中三年级教学秩序,弄得高中三年级学生心不在焉。二是各高校安排的自主招生测试,只顾自己,不考虑其他高校和参考学生,去年不少高校安排的自主招生测试与学生期末考试冲突,加之有不少学生同时考试报名多所学校,因此,教育部发出“延迟令”。
目前看来,教育部的“限时”规定,并不管用。复旦的做法,就是打“擦边球”。若教育部检查为什么提前自主招生时间,复旦可讲解,这只不过面对初中生的一次竞赛,并不是复旦大学的自主招生统一笔试。事实上,不少高校都把自主招生的操作提前,甚至有高校在今年暑假就开始了,名目包含“夏令营”、“游学”等。
高校自主招生测试时间之所以一再提前,这与现在的规范设计有关。现行的自主招生考试,是各校先进行自主招生测试,通过自主招生考试获得资格的学生,再需要参加高考考试,在高考考试填报志愿时,需要把获得自主招生资格的学校填报在a志愿或第一志愿,高考考试成绩达到学校规定的录取打折条件即可录取。在这种规范设计下,高校无疑把自主招生作为抢生源的机会,尽可能提前自主招生时间,然后给予相应学生自主招生资格,需要获得自主招生资格的学生写下考试报名承诺书。
提前录取,被常见觉得是违反教育公平。哈佛大学从2008年秋天开始取消实行了30年的“提前录取”政策,由于这项政策不利于招收贫困生和少数族裔学生。假如申请提前录取,就没办法比较各大学间的奖学金提供状况,所以经济上不富裕的学生基本不会选择这种方法入学。与之对比,国内高校是反其道而行。去年就有不少父母质疑北大的校长实名推荐,是事先把学生“圈定”,失去再申请其它学校自主招生的机会。
要改变这种情况,显然没办法依赖各高校的自觉,而需要重新设置自主招生规范。具体办法操作是,推行高水平大学自主招生联考,这在国家《教育规划纲要》中已明确提出。去年清华、上海交大等五校,北大、港大等三校已尝试推出五校联考和三校联考。但相对于80所高校来讲,所占比率还较小,因此应加强联考推行力度,如此,就可防止各高校各自为战,考生疲于奔命。每所高校可以以联考成绩作为考生申请自主招生的依据,再结合中学表现和大学的面试考察,录取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