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起来,大家小时候几乎都有过“被成绩支配”的辛酸历程:考好了全家欢喜,美味好喝招待着;考差了忐忑惊慌,甚至免不了一顿“竹笋炒肉”。
当孩子考差了,爸爸妈妈的态度和反应深刻影响着孩子对自我的评价,对学习的认知,影响着他日后的思维方法和行为表现。
哈尔滨一名15岁的小姑娘因考试没考好,和爸爸妈妈发生了争吵,一时想不开,居然吞下了350片药,还好抢救准时才挽回一条生命。
大家都不想再看到如此悲伤的事情发生。
当孩子说他没考好,爸爸妈妈如何回话对孩子帮助最大呢?
鼓励比批评更有力量
很多爸爸妈妈不允许孩子考差,可能感觉没面子,或者过于焦虑,通过一次成绩仿佛就看到了孩子的将来,于是容易情绪失去控制,朝孩子发泄怒火。
看过一则新闻,河南洛阳12岁男生某一科成绩没达到预期的95分,只考了81分,被母亲一气之下扔在了高速路口。
男生在警车上哭得泣不成声,说是自己没考好,丢人了,没给母亲争气。
民警发现后联系男生母亲,得到的回话却是:“反正我不要他了,即使坐牢也不要他了。”
最后还是男生的叔叔把他接了回家。
看孩子考差了就批评指责、打击嘲讽,甚至像这位母亲一样收回对孩子的爱,抛弃孩子,都是很不明智的做法。
第一,孩子考差了,他一个人心里都会感到失望、沮丧和愧疚,批评指责反而会在某种程度上抵消孩子内心的愧疚感。
孩子感觉“我是没考好,但也承受了这类批评,还要如何?”,对这件事便没那样看重了。
第二,假如没考好这件事本身就会损害孩子的自信心,那样再加上爸爸妈妈的批评指责,孩子会愈加自卑,产生消极的自我暗示,感觉自己就是“笨”、“不是学习的料”,容易自暴自弃、不想上学。
除此之外,爸爸妈妈的负面情绪和打击否定,会损伤亲子关系。
而亲子关系大于教育,只有亲子关系好,爸爸妈妈的话对孩子才会有影响力,孩子才会尊重、信赖爸爸妈妈,想听取爸爸妈妈的建议。
不管孩子考得多差,爸爸妈妈第一应该安放好自己那颗焦虑的心,做好情绪管理,温和而坚定地站在孩子这边,成为孩子的队友,和孩子一块打败问题。
多鼓励孩子,教孩子掌握面对挫折与失败,掌握处置随之产生的失望、沮丧、自责等情绪,这对孩子一生都是意义非凡的。
“母亲了解你非常难过,但要记住,一次考差了并不是什么,难过一会后,记得要振作起来,打起精神,下次才有机会考得好!”
看到孩子的努力或者在某些方面最好的表现,给他积极的心理暗示,譬如:
“母亲看你近期字写得比以前有进步呢,卷面分一定有提升。”
孩子感觉到来自爸爸妈妈的一定与温暖,会更有信心和勇气朝着好的方向进步。
这便是鼓励的神奇力量。
对爸爸妈妈来讲,相信孩子会为自己负责、有追求积极向上的潜能,是非常重要的,一味的需要、批评与控制反而会消耗孩子内在的力量。
不拿孩子和其他人比
39岁的秦女性是一所重点小学习语文老师,对儿子的规范永远是100分。
有时孩子考了98分,秦女性都要训斥:“我班上的孩子一半都考了100分,你为何考不到……”
久而久之,秦女性感觉自己很失败,教得了其他人的孩子,我们的孩子却十分愚钝,患上了抑郁症。
这位母亲的心态可能过于极端,但日常喜欢拿孩子和其他人比成绩的父母不在少数:
“都是一个老师教的,如何其他人能考好你考不好?”
“其他人都能考满分,你考个98算什么?”
有一项针对中学生学业的调查显示:62.71%的学生表示,在学习方面“最不期望爸爸妈妈总拿我和其他人比”。
爸爸妈妈第一要了解的是,孩子的学习动力应该源自自己想要变出色,而不是为了超越其他人、在角逐中取胜。
总拿孩子和其他人比,会紧急破坏孩子的自我价值感,也会把重压和焦虑传递给孩子。
去年11月,江苏周先生拉了一车烟花在镇上燃放,为了庆祝孩子考试考7分,大伙都感到非常困惑。
记者采访周先生,他说孩子成绩一直不好,常常考0分,得知孩子这次考了7分,其实自己并没生气,为了勉励孩子,便开车带孩子买了1000多元的烟花,在附近找了块安全地带开始燃放。
他还告诉记者,孩子目前自己勉励自己,前两天考试已经考到57分了。
周先生坦言,由于这次的勉励,孩子目前也十分懂事,主动进步,他燃放烟花的初衷也就达到了。
“不了解其他父母教育孩子是什么样,有些人逼孩子如此那样的,我不喜欢。”
网友不禁纷纷留言感叹:这个父亲的教育方法真的好!
不管孩子考得如何,爸爸妈妈应该把关注点放在孩子自己的成长和进步上,发现孩子点滴的变化和进步,给予一定,这是孩子自信的来源。
然后引导孩子掌握深思,不断改进,健全自我,孩子才能专注自己,为自己学习,为我们的成长负起责任。
成绩背后的东西
比成绩本身更要紧
记得之前看过如此一个视频:
餐桌上,哥哥得意地向爸爸妈妈汇报自己出色的学习成绩:“数学90分,英语85分······”
母亲听完淡淡地说:“你应该更认真对待学习。”
而弟弟一直捏着桌底下一张60分的试题,紧张、沉默。
直到母亲看到弟弟的成绩,筹备发怒时,却忽然想到有天晚上撞见弟弟在房间里认真地做着复习资料,小手不断地揉着疲倦的双眼,强忍着睡意努力维持清醒的样子。
想到这里,母亲释然了,给弟弟碗里夹了菜,又给哥哥夹了,称赞弟弟和哥哥做得都非常棒。
这位母亲是智慧的,她不会由于一次的成绩就断定孩子怎么样,了解看到孩子成绩背后的东西和在过程中付出的努力。
其实,每一次考试都是一次检验,并不可以决定或表示什么意思,只能反映之前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效。
对于小学来讲,成绩相对而言并非那样要紧,学习态度与行为习惯才是非常重要的。
大家更应该去看到孩子的成绩反映出什么,帮孩子剖析,是粗枝大叶、训练不够、学习习惯问题,还是学习力、办法问题;亦或是生活或人际交往上的原因影响了学习,这类都需要父母与孩子平等耐心地交流。
爸爸妈妈还需要深思我们的教育方法,是否在学习上对孩子包办太多、控制太多,还是由于忙而疏于引导,致使孩子培养不好的的学习态度,等等。
必要的时候,也可以跟老师谈谈,更全方位地知道孩子的学习状况。
孩子的学习,不怕出问题,最怕的是问题被掩盖。
发现问题后,就要针对性地采取实质行动,拟定计划,和孩子一块商量解决方法,通过适合的监督和引导,真的解决问题。
当孩子考差了应怎么样教育,其实没一个统一的规范答案,在以上三个大方向的引领下,爸爸妈妈还需要依据自己孩子的特质、性格来调整具体的方法。
高分不捧、低分不骂,用温和理智的情绪、真诚的鼓励、切实可行的改进手段来引导,相信孩子的成绩必然会愈加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