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今年是闰年,所以高考考试倒计时100天比平常推后了一天。
因为疫情的影响,这个对高中三年级学子来讲具备要紧意义的时刻,孩子们都是在各自的家度过。
在这一天的央视“新闻1+1”节目中,主持人白岩松连线采访了两位校长,一位是湖北孝感高中校长,另一位是衡水中学校长。
在节目的最后,白岩松问衡水中学的郗会锁校长:“依据目前复习的状况,毕竟也遭到疫情的冲击,你对今年学校的高考考试成绩有哪些预期,会不会调整?”
郗会锁校长回答说:“我感觉大伙都一样,都不在学校,都在家,面临的困难也是一样的,所以对今年的高考考试大家有必胜的信心!”
而且,对于是不是做好了开学筹备,郗校长也表示,生命第一,疫情得到控制前不开学为好,但只须疫情得到控制,衡水中学已经随时做好了开学筹备。
看完采访,我从衡水中学校长身上感觉到了一种特有些自信和从容。
这种从容,对一些将衡中当成对手的学校来讲,是可怕的。
衡中校长为何会有如此的自信?由于目前这种放假的状况,对于衡中的教学影响并不大。
02
身边有一些朋友的孩子在衡水的学校念书,有些是在衡一,有些是在衡二,有些是在其他学校。
衡水每个学校的管理,大体上是一个路子,所以本文没做具体的区别。
朋友们常常在群里介绍这一段时间的状况,他们吐槽学校,吐槽孩子,吐槽目前的生活。
孩子们的作息时间,和在学校基本一样,天天早上不到6点就要起床,为了监督学生,起床后父母要发一张孩子在书桌前进入学习状况的照片给班主任。
一位衡二的班主任介绍说,因为发照片可以作弊,照片发上来之后可能睡回笼觉,所以目前改成了视频。视频耗费的时间长,折腾几分钟,即使想睡也睡不着了。
起床之后,孩子们就开始了一天的学习,高三已经进入复习阶段,最多的时间当然是用来做题。
家都买了打印机,老师天天会把需要做的试题电子版发过来,父母打印给学生做,一天能达到几十张之多。
而且,孩子在自己做完试题之后,会自己对答案、整理错题本。
正像郗会锁校长说的那样,孩子们“平常自习考试化,平常考试高考考试化,高考考试考试平常化”,早就习惯了这个步骤。
其实,我感觉还应该再加一条,就是“在家学习学校化”,孩子们在家基本和在学校一样,目前最多是把老师上课解说试题的环节改成了在线答疑。
换句话说,即便是在延迟开学期间,对于衡中如此的学校来讲,学生们的学习步伐也并未打乱,大伙仍然在按部就班地学习。
03
这一点,在不少学校都是办不到的。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对特殊时期的教育和学习,无论是学校、老师还是父母、学生,都没充足的思想和物质筹备,都表现出非常强的不适应。
一些学生和父母抱怨目前的学习形式太累,太不便捷,学习效率不高,甚至有一些抵触,期盼开学之后再把落下的课补上。
如此的想法和做法,出目前非毕业年级可能还可以理解,但假如出目前毕业班同学身上,是很危险的。
假如在这一段时间懈怠,差距会被飞速拉开。
而在开学之后,非常可能没时间弥补。
不少人都预测,在疫情过后,学生们的成绩将会出现两极分化,好者愈好,差者愈差,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这种两极分化,可能出目前班级内部,也会出目前校际之间。班级内部的分化是由学生的自律程度不同决定的,校际之间的分化是由学校的管理力度不同决定的。
这一点,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都应该注意。
千万不要其他人已经胸有成竹,你还在心存侥幸。
04
在采访中,白岩松也特别提到了怎么样让学生自律的问题。
说实话,我对郗校长介绍的所谓衡初中生的“自律力”并不十分相信。
自律的孩子肯定有,但那是极少数,大部分人还是靠严格的管理。
客观地说,在日常,绝大部分人都不可以自律,成年人也是这样,更不需要说是青少年学生。
大家成年人之所以天天到点上班,大多数都是由于不去上班就无人给开薪资,没薪资就没钱买柴米油盐,养活不了家里的老小。
而孩子们不自律不努力,也有人供吃供喝,没生活重压。至于学习的重要程度,通常情况下,需要等他一个人做了爸爸妈妈才会懂。
所以,大家不可以把期望都寄托在孩子懂事上。
我家孩子也是衡中的毕业生,我了解他之所以能出成绩,不是由于他有多么自律,而是学校的管理特别严格,父母配合得特别到位,他不能不去做。
白岩松也承认,指望所有高中三年级的孩子都特别自律其实也困难,因此还需要不少校长班主任各科老师严防死守人盯人,才可以携带孩子一块过这个关。
很赏析白岩松“带有肯定强制性的自律”如此的表述,我感觉很贴切。学习并非一件轻松的事情,需要给孩子们一点重压才行。
坦率地说,这不是教育的理想状况,而是一种教育的功利状况。
但从父母和学生的利益来讲,大伙又都有功利性的需要,大家不能不去满足这种需要。
有人说,自律的人得高考考试。其实,他律的人也能得高考考试。被淘汰的,是那些无律的人。
05
不研究衡水中学,你就不会懂高考考试。
衡水式教育,是中国教育一个越不过去的坎,是一种典型的教育现象。
这恐怕也是央视采访两位校长,一位来自疫区,一位来自衡水中学是什么原因。衡中和衡水式教育是一种不可以忽略的存在,那里的学生以后会和你考同样的试题,然后高校要按分数从高到低录取。
你不看重,你不同意,就会吃亏,除非你不想参加高考考试。
我很担忧,经此一疫,在今年的高考考试中一些学校会被拉得更远。
记得在2017高考考试期间,中国新闻周刊一篇题为《一场平静的狙杀》的报道流传于互联网。
文章记录了衡中备考的一些细节,记录下了他们高考考试正常的状态的管理,记录了高考考试在即,学校里的平静和平淡:
假如不是黑板上倒计时的大字,仿佛这里的每个人马上面对的,都只不过一场平时的测验。
文章的结尾,是如此一句话:他们,早已在高强度的重复练习里,把那场盛大的考试,斩杀了千百遍。
看完白岩松的连线采访,我的脑海里突然又浮现出这句话。
无论是承认还是否认,高考考试真的就是一场没硝烟的战争。
而在你感到无聊,用各种办法糊弄老师和父母的时候,一些学校和学生,已经做好了充足的筹备。
从衡中校长的回答里,我了解衡中的学生早就筹备好了,就等着开学的那一天,就等着上考场的那一刻。
为何人家从容不迫,是由于人家心里有底。
并不想赞成或反对什么,写这篇文章,只不过想告诉大伙,在高考考试的赛场上,你都是在和哪种人角逐,他们目前处于哪种状况。
幸好,还有100天时间,假如你有心,还来得及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