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2014中考作文写作方法指导:临场应试十大方法

   日期:2025-01-13     来源:www.nanpingfu.com    浏览:352    
文章简介:中考语文试题写作文,除去平常的积累和拓宽阅读面以外,有没一些应试小窍门呢?易教网北京家教中心老师们汇总了一些应试作文小窍门,可以帮助考生应付临场写作文。   方法1、作文成绩看字迹,得分要点是第一  任何形式的作文考试,阅卷老师打分时,第一...

  中考语文试题写作文,除去平常的积累和拓宽阅读面以外,有没一些应试小窍门呢?易教网北京家教中心老师们汇总了一些应试作文小窍门,可以帮助考生应付临场写作文。
  方法1、作文成绩看字迹,得分要点是第一

  任何形式的作文考试,阅卷老师打分时,第一眼,看的是字迹。因此,写作文需要要把字写好。记住,考作文考的是内容,而不是书法,切忌字迹潦草。

  方法2、考试作文五六段,干干净净看卷面

  考试作文中,应该注意准时分段,三四个段落看上去少了,八九个段落,看上去琐碎了些。除非有特殊状况,段落以五六个为好。除此之外,卷面必须要整洁,不要涂改得一塌糊涂。我的怎么看是,考试作文每段最好别超越5行,顶多是5行半。切忌一段都八九行。一旦给阅卷老师视觉上的疲劳,影响他的心理,分数就受影响。

  方法3、色彩对比也重点,建议用笔选择蓝

  考试作文的卷子上,都是用黑颜色印刷的方格。建议学生用不浅不深、笔画不粗不细的蓝色中性笔写作文。如此的作文写出来,与黑色的方格形成肯定的视觉对比,在视觉上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分数上可能就会占实惠。写作文的时候,建议占方格下面或者左下面的四分之三,如此,看上去卷面美观。

  方法4、开头结尾要简练,最好首尾两行半

  除去忌八九行的行文外,"大头作文"也要不能。建议考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开头结尾占两行半,顶多不可以超越三行半。视觉会有瞬间的疲劳,也会干扰阅卷老师的情绪。

  方法5、动笔之前要拟题,漂亮标题如美女

  考试作文中,通常都是由考生自己来拟定题目,题目不适合太长和太短。拟题的方法有2个,一是你去百度上搜索一下作文拟题目,可以找到作文老师讲述的类似方法。二是考生父母[微博]或考生,快点去翻阅近期一年的读者和年轻人文摘的合订本,依据题材,选择几十个比较精彩的标题,背下来,考试的时候可能依葫芦画瓢地就能使用到。

  方法6、作文首尾要打眼,丰富多彩出闪光点

  考试作文的开头办法不少:六要点开头法、题记开头法、悬念开头法、引名句开头法、排比句开头法、拟人式开头法、设问式开头法、对偶式开头法、博喻加对仗开头法、适用修辞开头法、巧述典故开头法、解题式开头法、名人问答开头法、诗文引用开头法。至少,你看到作文的时候,脑子里会闪现出上述前七八个开头办法。

  结尾也非常重要。通常来讲,结尾是总结全文。若是记叙文,应该注意抒情。若是议论文,则应该注意总结。无论怎么样,最好要扣准标题。如何扣呢?假如你实在拿不准,就在结尾段的第一句,把题目说一下,然后总结全文看法就是了。

  方法7、动笔之前不要慌,想了题目列提纲

  在具体操作的时候,列提纲很重要。譬如,写记叙文要设计好开头结尾,同时要把你叙述的事情分成几个层次,一个层次是一段,中间假如能设置好一个过渡句或过渡段更好。列提纲的时候,必须要把开头结尾写详细些,中间各段,穿插什么精彩的话语或名言俗语、诗词典故,要写准。一个合格的学生,列提纲,大约5分钟到8分钟。时间要学会好,提纲就要简练些。

  方法8、想好主题和文体,非驴非马不可取

  写作文,要么是记叙文,要么是议论文。通常来讲,多是"总—分—总"结构。记叙文的结尾应该注意抒情和总结哲理,议论文最好是"1—3—1"或者"1—4—1"结构,中间的3或4,是分层解题。当然也可以灵活使用夹叙夹议的手法。但注意,千万不要议论文说了那样多事例却不总结主题,记叙文忘记说事却议论过多。因此,写考试作文,事先要想好了。

  方法9、适合克隆和"抄袭",考试前备料攒信息

  考试前,建议考生翻阅很多的范本,积累一些考试作文的结构。可以把写作的梗概和套路总结出来,可以分别背个三五句。譬如,前年有奥运,去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还有汶川地震的感人事迹等,都可以做考试作文的题材。

  除此之外也有一些不太规范的办法,譬如别家的感人事迹,可以搬到自己家。这在考试的时候要灵活慎重运用。

  方法10、篇幅争取要写满,多写一点是一点

  通常来讲,中考高考考试作文需要都高于600—800字。假如需要是600字左右,那就顶多写到700字。争取合理安排卷面,把给的卷面写满到95%左右。譬如中考作文高于600字,试题给的卷面多是800字左右,那样,你争取写到780字,留下最后一两行。

 
打赏
 
更多>热门阅读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