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校有多少学生社团?学生社团有什么功能?呈现什么样的发展势头?团市委最近对上海高校学生社团进步情况进行调查。最新统计显示,上海高校学生社团分为理论学习、学术科技、公益实践、文娱体育、互联网信息及就业创业等六大类,共2800余个,社团注册成员达26万余人,占上海高校学生总人数的 47%。90%以上大学生参加过学生社团组织的各类活动。
就业类社团近年突增
上海高校社团中近两年出现了一批具备相当知名度的品牌社团,如复旦大学的生命学社、同济大学的汽车喜好者协会、华东师大的年轻人史学社等,都曾获得“全国出色社团”称号。一些具备专业特点的社团也纷纷涌现,遭到大学生“追捧”。如东华大学的纺织科技协会、上海财大的股票研习社、上海金融学院的金融投资研究会等。
学生社团主要有什么功能?其一,充当校园文化的主力军。文娱体育类社团在大学校园文化中“唱主角”,全市高校共有此类社团1300多家。如上海交大的爱乐社团、华东师大的话剧网盟等,这种社团在兴盛和活跃校园文化方面用途非常大。其二,发挥思想教育用途。全市有校级理论学习社团286家,并不断向院系延伸,形成了学校—院系—班级理论学习组织体系。公益实践类社团近年来也飞速拓展。其三,服务大学生进步需要。就业创业类社团异军突起,在全市高校共有百余家,其中半数是在近两年成立的。比如,上海大学的创业人士协会、上国外贸学院的大学生就业促进会等。
名企赞助引入学生社团
调查显示,高校学生社团在资源整理过程中进一步社会化。现在,社团经费由单靠学校划拨资金,进步为多途径筹筹资金。比如,通过与社会企业联合拓展活动获得赞助等。社会赞助占社团活动经费的22%。Microsoft、宝洁、易趣等一些著名企业走进高校,产生了一批以企业命名的社团。
学生社团服务社会的功能渐渐加大。高校引导学生以社团为载体,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借助所学专业常识服务社会。如,华东政法大学的大学生社会法律援助中心,按期到街道普及法律常识、拓展法律咨询和援助等。
社团的跨校活动日趋活跃。高校中部分相同种类社团开始联手拓展校际大型活动,在扩大社团影响力的同时,也达成了高校间社团资源的共享。
以后数目大增接轨社会
高校学生社团将呈现什么样的发展势头?教育界人士觉得,学生社团数目将进一步增加。现在,一些高校的学生社团数目已过百,如复旦有160多家,上海交大有150多家。但与海外名校相比,还远远不及。美国哈佛大学的学生社团有800多家,耶鲁大学700多家。伴随高校学生数目稳步增长和学生对满足自己兴趣喜好的需要不断提高,社团数目还将迎来较大增长。
除此之外,学生社团社会化程度将进一步提高。不少社团的组织形式开始发生变化,从单纯由学生参加,转变为由企业界、社会团体人士等一同参加,同时吸引部分社会资金流向学生社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