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胞胎兄弟姐妹,不只长得完全相同,小学、中学都在一块读,甚至高考考试的分数都惊人相似,现在又进同一所大学,真是有缘啊!这两天南京高校陆续开学,记者在新生报到的人群中,就发现了如此几对“完全相似”的身影。虽然又进了同一所大学,不过他们都特别选择了不一样的专业,他们一同的感受是:不想再成为彼此的“复制品”,再过一样的生活就太没劲了。
都考383分,连每一门的成绩也“雷同”
来自江苏南通的这对双胞胎兄弟,哥哥名叫陈海兵,弟弟名叫陈海军,不只长得像,高考考试成绩都完全相同,兄弟两个均考出了383分。更不可思议的是,他们每一门科目的成绩也都大体相同——数学分数是一样的,英语和语文都只差一分,弟弟的选测科目等级是a和a+,哥哥是双a。遇上高考考试同分如此的“意料之外”,兄弟两人也连呼“没想到”。
18年形影不离,都爱打篮球听歌看武侠
1991年7月28日,陈海兵、陈海军出生于江苏南通的一个农村,早出生15分钟的陈海兵成为哥哥。他们的求学历程大体相同,就读于同一所小学、同一所中学,高中时就读于同一所学校的同一个班级,目前又考进了相同的大学,可以说从小时候开始,他们就“形影不离”。这对双胞胎男生的性格特点都比较内向,低调,不太爱说话,但做事沉稳。哥哥陈海兵告诉记者,有时他感觉陈海军更像是我们的哥哥,由于他处置事情的时候愈加成熟和老练。他们的喜好也是大同小异,哥哥喜欢运动,篮球打得很好,兄弟两个常常会一块打打篮球,切磋球技。两个人也都爱看体育方面和武侠方面的节目。至于听音乐,哥哥喜欢听英文歌,而弟弟喜欢听日韩的歌曲,“其实我根本听不懂日韩歌曲唱的是什么,只不过感觉旋律非常不错,凭感觉听听的”,弟弟陈海军说。
有人说,双胞胎之间会“心有灵犀”,彼此能感觉到他们的想法。对此,弟弟声音中掺着笑意对记者说:“一时想不出来他们之间有哪些心意相通,不过有时确实有相同的想法。譬如学校证件上需要照片而他们没时,两个人都会想到,一个人去拍就好了。”兄弟两个都说,他们可以从彼此说话、眼神、表情的变化中感觉到他们的心情,就算只有一点点的变化也能感觉到。
读高中的时候,他们在一个班,但老师几乎从来不点他们两个回答问题,怕喊错名字,就是计划点他们名的时候也要瞪着双眼瞅很大一会来确认。高中毕业照,班主任在每一个人的照片旁边都写下他们的名字,但却再一次把兄弟两个的身份给弄错了,在陈海军的头像旁边写下了陈海兵的名字。对于被其他人误认,两人均屡见不鲜,而那张被“乱点鸳鸯谱”的照片,他们还保存着。
兄弟两个并不喜欢一直在一块
出乎记者意料的是,兄弟两个不约而同地承认:他们不喜欢在一块。对此,弟弟陈海军讲解道:“双胞胎在一块走到哪儿都会引起其他人议论,大家两个性格都比较内向,不喜欢在一块的时候让人讨论,感觉非常别扭。”而且,兄弟两个原本不计划在一块读大学,想分开一点,更独立一点。可是高考考试分数居然都考得一样了,爸爸妈妈也感觉在一个地方念书,来看望也比较便捷,两人才报了同一个学校,但有意选择了不一样的专业。对于高考考试中分数相同,兄弟两个连连惊呼“没想到”。“不过大家两个的强项和弱项都差不多,都是理科最好,语文偏弱。”弟弟陈海军告诉记者,他平常的成绩比哥哥要高十几分,了解高考考试分数之后吃惊之余还是有的遗憾,感觉发挥失常了。
兄弟两个在高中三年级时是在校外租房屋住的,母亲陪读。“在校外不会遭到宿舍同学的影响,而且母亲在身边生活很便捷,”陈海兵说。两个人在学校上自习学到九十点钟就会回家,但即便在一块的时候也极少讨论问题,都是一个人做我们的事情。两个人也有我们的学习技巧,譬如在做笔记方面两个人就不同非常大:弟弟陈海军会花多一些时间在笔记的整理上面,所以笔记会比较明确,而哥哥做笔记只须自己了解就好了。而对于一同的弱科语文,两人选择的应付方法也不同:弟弟在早晨选择朗读名家文章或者好的散文,在朗读中丰富语感和词语;而哥哥则花时间在入门知识上面,错别字、病句……天天都做一些不相同种类型的题目,以达到厚积薄发的成效。
听说大学女孩少,兄弟两个乐了
提到马上开始的大学生活,同为九零后的兄弟两个说话的语气立马充满了开心,“听说学校非常大非常漂亮,是吗?”“社团不少吧?我听说南理工社团招新有‘百团大战’呢。”当记者告诉他们南理工女孩极少时,兄弟两个扑哧一下就乐了,而得知开学的时候学校要举行英语和数学考试的时候,他们立刻沉默了。对大学这个未知的范围他们充满期待。弟弟说,高中读的课外书不多,大学后要多泡在图书馆里面充电。而哥哥也为将来做好了计划,进大学之后认真学习,将来要读研究生,再找一份好工作,他同时强调说,要交到好的朋友,让自己变得愈加外向一点。“打篮球应该会交到朋友的,我还要自己主动一些才行。”哥哥陈海兵几次重复地说。
拉二胡“拉”进同一所高校
18年前,射阳的吴欣蓉和吴欣桦两姐妹呱呱坠地,被大夫先抱出来的吴欣蓉成了姐姐。今年高考考试,姐妹两个同时以二胡艺术专长生身份双双考入南理工,姐姐吴欣蓉被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录取,妹妹吴欣桦被电气工程及智能化专业录取。
作文不约而同写一个题材
双胞胎之间会心有灵犀。姐姐欣蓉对这点不假思索,一定地说:“嗯,大家感觉有些,有不少此类的事情。”小学的时候,老师布置的作文,两人一直不约而同地会写同一题材,叫人感觉巧合。
姐妹两个的成绩分阶段来看,有时姐姐欣蓉成绩较好,但有时妹妹欣桦会超越姐姐,这次高考考试,姐姐比妹妹总分高出5分,总体而言,两人的成绩都很像。不过妹妹欣桦感觉,两个人性格差别还很大的,“我更内向,姐姐活泼一点。”
小学开始同练二胡,拉同一曲目同过关
吴欣蓉和吴欣桦的爷爷非常会拉二胡,或许在这种环境熏陶下,这姐妹两个小学就开始练二胡,不过到初中时由于学业舍弃了一段时间,到高中二年级才开始“重操旧业”,决定考艺术专长生。和普通的考生不同,这姐妹两个除去文化课的成绩要保证,复习进度不可以落下以外,天天中午还要借助午休的时间训练二胡,晚自习过后要回家反复训练,周末还要去老师家学习,同意指导。“那段时间虽然非常忙,但非常充实,而且,在紧张学习之余拉拉琴,也是一种放松,在练习中忽然找到了一种无往不利的感觉,其实非常快乐。”欣蓉如此告诉记者。在考艺术专长生时,姐妹两个连拉的曲目都是一样的,结果妹妹是“出色”,姐姐是“合格”,都顺利过关了,被南理工录取。
女生日渐长大了,姐妹两个也期望有的改变,所以欣蓉和欣桦特意选择了不一样的专业,太一样的生活,真有点“没劲”,连母亲也说:“再如此下去,两个人一辈子也分不开咯。”
不想成为彼此“复制品”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这届新生中有一对双胞胎姐妹。两姐妹不但面貌酷似,就连高考考试中英语和数学加起来的总分也完全相同。姐姐许莙苓、妹妹许莙翊均毕业于江苏常州高级中学,这两个从小就没分开过的姐妹花,这次又同时被南航信息科学与技术系录取。
一个爱看武侠一个爱看“饶雪漫”
因为是双胞胎,儿时的姐妹两个无论是发型还是衣服都是“统一化”,不过长大之后,她们也就有了各自的倡导。初中时为了便捷大伙辨识,妹妹的刘海偏右分,姐姐的刘海偏左分。高中后,买衣服也未必非要“同步”,即便是同一件衣服,两人也会岔开时间穿,就怕其他人认错。由于姐妹两个前后出生只差1分钟,所以在家不以姐妹相称呼,“家人对我们两个都是‘民主制’,所以直呼名字就能啦”。姐妹两个一同的喜好是看小说和听歌。妹妹爱听快步伐的歌,看沧月的武侠小说;而姐姐则喜欢听慢歌,看“饶雪漫”的青春文学。一块吃饭、一块回家、没秘密的姐妹花让周围同学都羡慕。
长相酷似性格有差别
小时候母亲带两姐妹洗澡,给妹妹洗完后,两个孩子就站在了一块,此时母亲又误将妹妹当成姐姐,第三把妹妹拉过去洗了第二次。高中第一年,她们在一个学校但不在一个班,一次同学在教室里刚和姐姐打过招呼,外出又碰上妹妹,以为撞上了“移形换影”,吓的半天合不上嘴巴。虽然在长相上酷似,但说起彼此的性格特点,姐妹两个异口同声地说:“那还是有肯定差别的。”“大体上差不离,一些细节还是有不一样的”。姐姐说:“譬如妹妹写字都是小字体,比较秀气,而我的字则更为刚劲一些。”在妹妹眼里,姐姐非常会关心人,有了烦恼不好意思跟母亲说时,姐姐就是最好的听众。而在姐姐的眼中,妹妹脑袋瓜一直非常灵光,聪明但有时会有的贪玩。“很多电子商品她不需要看说明书都能解决,这点我可不如她。”
从不上“家教”,学习有“偏方”
“我们两个都爱理科,感兴趣也就学的有乐趣。”与多数女孩不同,姐妹两个对于理科可谓是情有独钟,姐姐的强项是物理,妹妹的强项是生物,最后两人选科也就都选了物理、化学。初中时最初接触生物时,课上一些动手的实验就深深地吸引了两姐妹,姐姐还记得生物考试中,过去有道题目是将一片叶子折叠,避光几小时后,叶子会是哪种颜色。紫的?蓝的?绿的?白的?当时班级同学的答案可谓是五花八门,而姐妹两个的答案都是绿色。这个给她们留下深刻印象的题目,让“探索性学习”成为了他们学好生物的动力。
从不上“家教”,成绩却一直排名前列,诀窍是什么?姐姐的诀窍是“计划+目的学习法”:首要条件是学习要自觉。父母逼出来的成绩是不会多好的,只有自己摆正了态度,定下了目的,才会有动力。第一要定一个总目的然后再分几个阶段“个个击破”,举例,譬如高中阶段就要先明确自己理想的大学,然后细化到每一学期需要做什么阶段性的筹备。妹妹则是“信心+效率学习法”,她告诉记者:“课上的要点必须要把握住,笔记要多做,课后自己反复看书消化。我也有过学习低谷期,但自己要相信自己,自我调节;加上家人支持,所以我没什么难关是闯不过去的。”
不想成为彼此的“复制品”
姐妹花都被信息科学与技术系录取,却分别选择了信息工程专业和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从小到大都在一个学校,大学又同在一校一系,为什么不选一个专业呢?妹妹的回答出乎了大伙的意料:“大家是故意选不同专业的,我和姐早就商量好了,打死也不选一个专业。”妹妹为记者揭开了其中的奥秘:一是想往不同方向进步,如此交集面会更广;二是为了日后的工作计划,假如到时碰上就业冷门,不可以两个人都给“冻”住。而姐姐的立场也相当鲜明:“大家不想成为彼此的复制品,要有各自选择的道路和不一样的生活,如此才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