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第四单元测试
1、积累与运用
1.汉字积累——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狭隘 殉职 刨根问底 头晕目炫
B.鄙薄 巍峨 拈轻怕重 记忆尤新
C.热忱 呻吟 瞻前顾后 精益求精
D.啜泣 禁固 战战兢兢 麻木不仁
【分析】A.yì—ài,炫—眩;B.zhān—niān,尤—犹;D.固—锢。
2.词汇积累——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汇用适合的一项是
A.王晓宏同学考试的时候总喜欢偷窥其他人的试题,真是个朝三暮四的人。
B.刘铮铮同学一直把作业给他的好朋友抄,他对朋友真的非常慷慨。
C.王曼曼同学写作业的时候总喜欢瞻前顾后。
D.七班篮球队在这次比赛中空前团结,配合十分高效,摒弃了原来狭隘的个人英雄主义。
3.文化积累——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纪念白求恩》的作者是毛泽东,他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号召当时的共产党人学习白求恩的精神。
B.《植树的牧羊人》节选自《植树的男性》,作者是美国作家让·乔诺。
C.《诫子书》是诸葛亮写的一封信件,目的在于告诫儿子塑身养性,生活节俭,培养我们的品德。
D.《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作者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他是一位善于写励志类文章的作家。
【分析】B.让·乔诺是法国作家。
4.语言运用——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运用不准确的一项是
A.“白求恩为公务而牺牲生命,”老师说,“他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
B.当我感到惊慌失措时,我都可以轻松应付;由于我回想起了很长时间以前悬崖上的那一课。
C.不过,他看上去自信、平和。
D.我想,植树造林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
5.语言运用——下列句子中没语病的一项是
A.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不少出色的文化著作,可作为青少年人格教育的读本。
B.“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平台,是一次共商合作大计、共建合作平台、共享合作成就。
C.近年来,国内重大科研项目捷报频传,增强了大家民族的科技自信和广阔前景。
D.是不是学会垃圾分类的办法,培养垃圾分类的习惯,是解决垃圾处置问题的保障。
【分析】B项:缺宾语,句末加“的高规格平台”;C项:动宾搭配不当,“增强”与“广阔前景”不搭配;D项:两面对一面,删去“是不是”。
6.语言运用——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老婆对酒后驾驶的老公说:“你想死别带上我!”
B.小明为了阻止过道上乱停车的行为,贴出标语:乱停车则放气!
C.医院欢送康复患者的临别赠言:但愿你身体健康,就算大家的药生虫也不怕。
D.李刚邀请赵明参加爸爸的寿宴,赵明开心地说:“祝家君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分析】A.“你想死别带上我”,语言粗俗;B.语言过于强硬,会干扰劝说成效;D.“家君”是指我们的爸爸,此处应用“令尊”。
7.句子积累——默写句子。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歧王宅里一般见,崔九堂前几度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子夏曰:“博学而笃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__。乡书什么地方达?______________。
毛泽东《纪念白求恩》:大家大伙要学习他______________。从这点出发,就能______________。
《行军9日思长安故园》中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之心和对平定战乱的渴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诫子书》中阐释过度享乐和急躁对人塑身养性产生不利影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
守山人
张小萌
①甘河镇的山,初见的人定是不会喜欢的,偏大的土包罢了,不巍峨,不峥嵘。时间久了,就了解这山的好了,一座连着一座,仿佛是看不到头的远。她是安静的,平和的,像妈妈的怀抱,温暖舒适。山与山之间有时会出现一处缓坡,总是有溪水流过,一股炊烟在大山深处的山脚下突兀而出,青天白云下,十分扎眼,一座木制的房静静地立在小河旁。
②“老康呦,我退休了,明个儿回镇上。”看不见人影,苍老的声音从密林深处传来。屋里的老康听到这话,顿了一顿,发出一声叹息,出了屋子,半倚在门上,看看前方的树林,又是一声叹息。恰好林间的小路上现出个人影,头发花白,颤颤巍巍地行着,弓着腰,看到老康,直了身子,冲他一笑。“哈哈,你那点蘑菇是留不下了吧,我可是把我养了一年的鸡都带来了,哈哈——”老朱笑得非常高兴,快走几步,奔着老康去了。“哼,你这死老头子,没多大个出息,除去吃,你还有什么念想?给你吃,都给你吃,可是只怕你的牙无福呦。哈哈……”老康也离了门,走向老朱,两个人拥抱在一块。
③“老康,我老了啊。”
④“老朱,我也老了。”
⑤山间的风极少,这一刻却是舞动着,摇动着这山上的树,松树,杨树,桦树,高的,矮的,发出哗哗的声响。
⑥两人拍了拍肩膀,不愿分开。良久,老康接过老朱手上的鸡,进屋去了。老朱一屁股坐在树桩上,光滑油亮,树是盖房屋时伐的,很大的树,当年他们数了数年轮,大概百年多吧,决不是一百年,他们却是没数清的,如此的树在这里好多,数不清的多。掏出烟袋子,装上一袋烟,火一燃,蓝色的烟雾飞了起来。“老康啊,我是不中用了,咱们仨上山那年,跟着魏大叔山上山下地不知跑了多少趟,虽然累但有劲啊,目前是又……”
⑦“闭上你的臭嘴,哪三个,不就咱们两个吗?哪三个,哪儿有三个?”老康放手手里的松枝,不看老朱,却是一脸的不开心。老朱的烟枪停在了空中,不一会老朱呵呵地笑了,把烟枪放到嘴里大口地吸了起来。
⑧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老朱惦记的小鸡炖蘑菇发出诱惑的香味。老康也坐在树桩上,折几个柳条,递给老朱一双,自顾自地喝了起来。老朱笑了笑,也不示弱,自己也喝得欢。他两个之间,也有个树桩,也有过打磨的痕迹,只不过不像他两个坐的那般油亮。 “伙计,你算算咱们来了多少年了?”闻听此言,老康放手酒杯,看着铁锅,一言不语,老朱眯上眼,筷子停在空中。
⑨“三十七年了。”老康说。
⑩“三十七年啊!”老朱说。
11“大伙都没忘啊。”老康顿了一下又说道,“我一直不愿正视他的离去,你也要走了,我就想想过去吧,当年,咱们仨刚来,我到今天还记得这镇上的人的好。”
12老朱点了点头,“这里的人淳朴,风景也好,当时魏大叔让咱们来守山,咱们还不想,这里真是好地方……”
13老康喝了口酒,接过老朱的话,“大叔携带咱仨走遍了山,这里的好东西真多,蘑菇,木耳,以前哪见过这么大的,野果也好多,山丁,山杏,榛子,吃也吃不完。”老康看着锅中的菜,唏嘘不已。
14“你真的舍得?”老朱不说话,只不过喝了杯中的酒,“都走了,走了好啊。”老康好像是哭了。
15第二天清晨,老康爬上了山,看着老朱走的方向,不一会儿,一个老人走了出来。__________老朱确实走了,走的时候,向着山顶挥手,像是了解老康在这里,可能他在向大山告别。
16__________一个月过去了,老康的房前多了两个青年。
17“老康叔,老康叔——”老康闻声而出,那日没白尽的头发,已经全白了。“你们是……”老康显然是不认识他们的。“老康叔,我叫朱明泽,你大概听过我的名字,爸爸回去后,不到半月就过世了,他得了癌症,他告诉我,这里还有山,还有树,让我来帮你。”明泽的眼圈红了,转过头,看着山,又是那样坚定。
18“老康叔,我叫陈遗志,当年爸爸为了救火牺牲的时候,我还没有出生,妈妈给我取名字遗志,告诉我长大后,帮爸爸看着这山。”遗志也看着这山,他的爸爸就埋在这里。
19老康看着两个年轻人,笑着哭了……
8.请依据提示,简要概括文章的故事情节。
①三人在魏大叔的带领下守护山林。
②在一场山林失火中,陈遗志的爸爸殉职。
③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
9.14和19段中两次写到老康“哭了”,但缘由不同,首次是______________,第二次是______________。
10.结合语境,赏析文章第15段中的画线句。
今天老朱走得非常直,像松树一样挺拔,像山杨一样沉稳。
____________
11.第16段画线句子是什么描写?有哪些用途?
____________
我的母亲是老虎
①我有一个非常懒非常任性的母亲。
②从三年级开学的第一天, 她送我去学校后,就再也没接过我上下学。于是,每当其他小朋友的父母来接送时,我只能眼巴巴的羡慕着,然后咬咬牙自己整理书包,一个人默默地回家。
③长大一点了,我被寄养在爷爷家,她偶尔打电话问问状况。对于我的所有都表示无异议,不管我的英语考了58分还是98分。
④再长大一点,上初中了,寄宿的我和她见面的次数仍少之又少。她几乎从不问我是不是遇见过什么困难,也不问我交了什么朋友,只不过拍拍我的头,然后淡淡地说:“有解决不了的事情就找我,给我打电话。”她一副风清云淡的模样,仿佛我终有一天会哭着鼻子去求她一样。而我,憋着这口气,默默地处置了所有大大小小的问题,从未找过她。
⑤在我心中,她是一个愈加懒愈加任性的母亲。
⑥上了高中之后,她除去问问考试成绩与我就无话可说了。我偶尔问她该买哪件衣服好,或者建议生活费的作用,她一直那几句话来回打转,“你决定就好” 或者“你喜欢就好”,抑或冷冰冰地甩出一句“你一个人做主”。
⑦所以,我时常感到她像空气一样存在我的日常,反正一直以来无论啥事都是我一个人决定。
⑧可是,当我联想到去日本看她打工时的样子,与在视频中见到的那个熟知而又陌生的她时,我发现她忽然苍老了,在我没办法触及的远方与无情的时光战斗着。眼神愈加空洞,皮肤也愈加皱,与少年时印象中的那个精明干练的影子如何也重合不到一块。
⑨原来,在那些日子里每当我一个人一个人克服困难的时候,或茫然或清醒地面对现实世界的时候,她都站在我身后月光未照亮的角落里,等待着在我快支撑不住的时候给我一个大大的拥抱。可我从未回过头,只顾一个人一直往前走。
⑩或许,我记忆中非常懒非常任性的她并不是对我漠视不管,她只不过预见到自己没办法保护我一生才逼迫我独立,逼迫我快点成长。
11在非洲草原上, 有一种老虎,小虎到肯定年龄时,虎母亲便会离开它们,让它们一个人生活。但当狮子或者其他群落的老虎威胁到小虎的性命时,它便会跳出来与之战斗。
12我想我的母亲就是如此一只老虎。所以当我自己在这个广阔的世界里茫然行走时,当我遇见很难跨过的坎时,仿佛听到母亲在身后说:“你一个人决定就好。”
13__________
12.文章以“我的母亲是老虎”为题,有哪些用途?
______________
13.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剖析“我”的形象。
______________
14.本文刻画妈妈的形象运用了先抑后扬的写作手法,请简要剖析。
______________
15.你是不是认可文中的妈妈的教育方法?为何?
______________
网约车
材料一网约车业务2009年起来自于美国,开创该业务的优步公司现在已在全球220多个城市拓展业务,同时也饱受争议,面对了无穷无尽的抗议和法律官司。从美国当地的一些州到欧洲发达国家及印度等第三世界国家的不少城市,优步业务潮起潮落,既显来势汹汹,又不断遭禁。出租车司机对它的群体反对及少数安全事故引发的质疑好像成了优步的两大克星。
材料二交通部副部长刘小明7月28日在出席国务院新闻办的记者会上宣布,网约车合法化7月28日在中国正式成为现实。这非常可能是世界范围内第一个宣布网约车合法化的国家法规。因此28日不止是中国出租汽车史上的要紧时刻,也是全球网约车进步的里程碑式时刻。
优步也进入了中国,但2012年以来中国也涌现了一批当地网约车公司,其中滴滴打车占有了中国各地网约汽车市场场的最大份额。网约车在中国也一再遭到出租车司机的群体抗议,乘客遭侵害的个别事件不时成为互联网哄动新闻。各地政府对网约车一直采取含混态度,他们在很久里不表态支持网约车,“抓黑车”行动常把网约车一块打击,但各地政府大体上对网约车采取了宽容态度。近四年来中国没一个城市宣布全方位禁止网约车,而这段时间以法令或法官判决形式禁止网约车的城市不断在世界各国出现。
材料三优步等网约车平台在欧洲遭到强力抵制。在乎大利、西班牙和匈牙利,优步都被法院判决为违法出租车服务;在比利时和荷兰,官司仍在进行中。网约车遭到抵制,主如果当地出租车行业的极力反对,法国、比利时等国的出租车司机都曾举行大规模示威游行活动抗议网约车。同时,不少欧洲国家需要网约车司机需符合出租车司机的规定,但司机们总是非常难满足条件。
材料四网约车合法化,现在网约车行业主流用的燃油车是不是还拥有竞争优势呢?
表1、
种类 | 普通燃油车 | 备注 |
|
|
|
百公里油耗 | 7升 |
|
本钱 | 83.5元 | 时下一辆网约车一天 |
跑的平均路程约为 |
|
|
100公里 |
|
|
表2、
里程数 | 燃油车 | 新能源车 |
5km | 2.5元 | 0.56元 |
10km | 5元 | 1.11元 |
70km | 35元 | 7.8元 |
100km | 50元 | 8.8元 |
16.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
17.请从表1、表二中总结出有意义的结论。
____________
18.下列内容,陈述正确的一项是
A.网约车平台在欧洲遭到强力抵制是什么原因当地出租车行业的极力反对。
B.中国政府对网约车刚开始采取极力反对的态度,后来迫于各种重压,终于让其合法化。
C.网约车合法化中国成全球首例。
D.网约车合法化新能源车不具优势。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塑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可以励精,险躁则不可以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9.讲解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非宁静无以致远淫慢则不可以励精
险躁则不可以治性 意与日去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______________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______________
21.诸葛亮写这封家信的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2.说说“洪波涌起”中“涌”字的精妙之处。
______________
23.“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四句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哪些用途?
______________
3、综合性学习
余秋雨有一篇文章叫《念书的5 个诀窍》。书中说,念书是件非常开心的事,可现代人念书却非常累、非常痛苦。念书的5个诀窍是:减肥、抬头、排序、“返己”、“脱敏”。
余秋雨、培根和马南邨对念书都有自己精辟的见解。目前七班要拓展关于念书的主题班会活动,请你参与:
24.请你写出三种念书的办法介绍给同学们。
______________
25.传统阅读与网上阅读都有利有弊,同学们对此议论纷纷。你觉得哪种阅读方法好呢?为何?
______________
26.在本次活动中,请你向同学们推荐一本你喜欢的书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文
27.阅读下面的材料,按需要作文。
遇到,是一个十分神奇的词汇。古往今来,无数次遇到,带来无限美好的故事。宗璞由于遇到盛开的紫藤萝花,于是重新唤起对生活的信心;海伦·凯勒由于遇到安妮·莎莉文老师,她的生命才创造了奇迹;牛汉由于遇到生活第一本书,他的没幽默的童年才感应到了生命的快乐和梦幻。
请以《遇到》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需要:①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③不能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