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的快慢 测量平均速度
1.在平直的公路上,小明坐在车上用电子手表的秒表功能测出了汽车连续通过5根电线杆的时间为10 s,相邻电线杆的距离为50米,则汽车的平均速度约为
A.90km/h B.70km/h
C.50km/h D.40km/h
【答案】B
2.如图是某汽车的仪表盘,当该汽车以15米/秒的速度行驶时,其显示速度的指针所指的数值是
A.15 B.20 C.30 D.54
【答案】D
3.一辆普通家用轿车的长约为教室长度的一半。如图是某家用轿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过程中,用相机每隔0.5 s揭秘一次得到的照片。拍照过程中,轿车的平均速度最接近于
A.30 km/h B.60 km/h
C.90 km/h D.120 km/h
【答案】B
4.图所示是小明在实验室中测小球在斜面上的平均速度,小球从斜面滚下,用照相机每隔0.1 s拍摄一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相对于桌面是静止的
B.小球从点运动到
点用时0.3 s
C.小球从点运动到
点通过路程15 cm
D.整个运动过程平均速度为1 m/s
【答案】D
5.某辆汽车启动后,经过20 s,速度表的指针指在如图所示的地方,由表可知
A.此时汽车的速度是90 km/h
B.此时汽车的速度是90 m/s
C.启动后20 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90 km/h
D.启动后20 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90 m/s
【答案】A
6.如图所示,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象,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象,由图象可知
A.甲行车速度度大于乙行车速度度
B.甲、乙两车都由静止开始运动
C.甲、乙两车都以10 m/s的速度匀速运动
D.甲、乙两车经过5 s通过的路程都是10 m[来源:Zxxk.Com]
【答案】D
7.小华同学的家附近有一公共自行车站点,他常常骑公共自行车去上学,某一次从家到学校运动的s–t图象如图乙所示,则小华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是
A.2.25 m/s B.168.75 m/s
C.135 m/s D.2.81 m/s
【答案】A
8.运动会男子100 m决赛,同学们测量了运动员跑到离起点20 m、80 m、100 m处的时间,其中前三名的时间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0 m | 80 m | 100 m |
王小兵 | 2.3 s | 8.4 s | 12.2 s |
刘磊 | 2.4 s | 8.3 s | 11.8 s |
周伟 | 2.5 s | 8.4 s | 11.4 s |
A.三名运动员全程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全程王小兵的平均速度最大
C.在20~80 m内,刘磊和周伟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D.在每段距离内,周伟的平均速度都是最大的
【答案】C
9.小明在测量小球的平均速度时,让小球从斜面A点由静止滚到C点,并用照相机每隔0.1 s拍摄一次,频闪照片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用时0.6 s
B.小球在前0.5 s内通过的路程为4.00 cm
C.小球滚下的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为1.1 m/s
D.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大于AB段的平均速度
【答案】D
10.太阳能飞机是以太阳辐射作为推进能源的飞机,如图所示为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飞机“阳光动力2号”。以______为参照物,飞机是运动的;飞机最大速度为140 km/h,若要通过70 km的距离,飞机至少需飞行_______min。
【答案】地面 30
11.位移是为了描述物体地方变化的物理量,可以用从初地方指向末地方的有向线段来表示,其大小等于有向线段的长度。如图所示,某同学从O点出发,向北走了40 m,再向东走30 m,则该同学的位移大小为_________m。
【答案】50
12.在南京长江隧道口,有以下安全提示信息,请在横线上填上适合的单位。
(1)限高4.5_______;(2)限速80_______。
【答案】(1)m (2)km/h
13.海口“双创”以来,绿色出行的理念深入人心。小谦同学骑自行车上学,以自行车为参照物,小谦是_____________的,他以5 m/s的速度,匀速直线骑行620 m的时间是________s。
【答案】静止 124
14.蒙内铁路是按中国标准帮肯尼亚修建的标轨铁路,2017年5月31日正式通车运行。列车从蒙巴萨出发,以120 km/h的速度运行4 h后到达内罗毕,铁路全程约_______km,行驶的过程中,以列车为参照物,路旁的建筑物是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答案】480 运动
15.如图所示是小明某次步行后手机“微信运动”功能记录的数据。假如小明此次步行时间是3 000 s,步长是0.5 m,则他总走了__________m,那样他步行的速度是__________m/s;若以手机为参照物,小明是__________的。
【答案】3000 1 静止
16.如图是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从斜面顶端到金属片的距离为1.2 m,以金属片为参照物,下滑过程中的小车是_________的。为了测出小车通过上半段的平均速度,需将__________移至斜面的中部,若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是1.2 s,则小车通过上半段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m/s。
【答案】运动 金属片 0.5
17.如图是小球从静止开始下落时的频闪摄影照片,照相机拍照时每隔0.02 s揭秘一次,由照片可知,小球从A地方下落到F地方时所用的时间是__________s,此过程中,小球下落的平均速度大约是__________m/s。
【答案】0.1 4
18.如图所示,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提供的实验器材有:木板(长120.0 cm,底端有金属挡板)、小车(长15.0 cm)、停表、木块。
(1)本实验原理是________,实验时应维持斜面的倾角较小,这是为了________。
(2)斜面倾角不变时,小车由静止释放,小车通过的路程越长,其平均速度越________(填“大”或“小”);小车由静止释放,通过相同路程,斜面的倾角越大,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越________(填“大”或“小”)。
(3)一次实验中,小华测得小车从静止开始运动到两个车长的距离所用时间为1.2 s,则小车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
【答案】(1) 计时便捷 (2)大 大 (3)0.25
19.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该实验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
(2)实验中用的斜面的坡度较小,其目的是:__________测量时间,以__________测量时间的误差。(填“减小”或“增大”)
(3)实验前需要掌握熟练用电子表,假如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__________。(填“大”或“小”)
(4)小车通过全过程的速度大小变化状况是_________。(填“变大”“不变”“变小”)
【答案】(1)v=s/t (2)增大 减小 (3)大 (4)变大
20.在火车站,一般可见到列车运行时刻表,其中T114次列车时刻表如下:
由表中可知:
(1)从上海到蚌埠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2)列车从上海出发经多久到达蚌埠?
(3)在此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约为多少km/h?
(4)从上海到北京共历程多少小时?
【答案】(1)484 km (2)4 h (3)121 km/h (4)14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