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借助 课题1 燃烧和灭火(测试)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学校:___________ 名字: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得分:
1、单选题(1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
1. 孔明灯燃气的火焰温度可达300℃,但纸质灯罩却没被点燃是什么原因
A.纸张不是可燃物,不可以燃烧 B.空气不充足,纸张不会燃烧
C.风将热量吹散使灯罩处温度低于纸的失火点 D.风将热量吹散后灯罩的失火点减少了
【答案】C
【分析】A、纸张是可燃物,能燃烧,不符合题意;B、灯罩却没被点燃缘由是温度没达到失火点,不是空气不足,纸张不会燃烧是什么原因,不符合题意;C、风将热量吹散使灯罩处温度低于纸的失火点,纸质灯罩却没被点燃,符合题意;D、物质的失火点是物质固有些本身的属性,一般不可以改变,不符合题意。故选C。
2. 【湖南长沙南雅中学2018届初三首次中考模拟】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将木柴架空燃烧,目的是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燃烧
B. 逃离失火现场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可能贴近地面逃离
C. 救火时,不要贸然打开所有门窗,以免空气对流促进火势蔓延
D. 油锅失火,用锅盖盖灭,是为了减少可燃物的温度
【答案】D
【分析】A、将木柴架空燃烧,能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燃烧,故选项说法正确;B、湿毛巾有类似防毒面具用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能预防吸入燃烧时生成的烟尘;气体受热密度变小,有毒气体上升聚集在高处,故要尽可能贴近地面逃离,故选项说法正确;C、救火时,不要贸然打开所有门窗,不然空气流通,使氧气更充足,火势更旺,会致使火势飞速蔓延,不利于灭火,故选项说法正确;D、油锅失火,用锅盖盖上,借助的是隔绝氧气的灭火原理,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学科~网
实验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即( )[来源
A.用水浇灭 B.用湿抹布扑灭 C.用干抹布扑灭 D.用嘴吹灭
【答案】B
【分析】实验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上燃烧起来,最简单的灭火办法是用湿抹布盖灭,能起到降温和隔绝氧气有哪些用途,达到灭火的目的。
4、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能自燃并生成一种红色氧化物。对比铁丝在空气中不可以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的事实,某同学得出的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自燃的产物不是四氧化三铁
B.相同的反应物在不同条件下生成物可能不同
C.有的物质燃烧时温度无需达到失火点
D.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大小是反应能否发生的原因之一
【答案】C
【分析】A、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自燃生成一种红色氧化物,四氧化三铁是黑色的固体,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自燃的产物不是四氧化三铁,正确;B、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能自燃生成氧化铁,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相同的反应物在不同条件下生成物可能不同,正确;C、物质燃烧时温度需要达到失火点,错误;D、依据“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能自燃并生成一种红色氧化物。对比铁丝在空气中不可以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的事实”可知,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大小是反应能否发生的原因之一,正确。故选C。
5.木柴燃烧时,要把木柴架空一些才能燃烧得更旺一些,这是由于( )
A. 木柴是可燃物 B. 温度易达到失火点
C. 散热的速率快 D. 使柴火和空气充分接触
【答案】D
【分析】A、木柴是可燃物,与烧木柴时一般把木柴架空一些,木柴燃烧得更旺,没关系,错误;B、失火点是可燃物的,不是温度的,错误;C、烧木柴时一般把木柴架空一些,木柴燃烧得更旺,与散热无关,错误;D、把木柴架空一些,木柴燃烧得更旺,是由于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正确。故选D。
6、据统计中国每年有上千家庭发生失火,酿成悲剧,假如学会一些灭火手段和安全常识,可以降低悲剧的发生。下列说法你觉得正确的是( )
A.电视机等电器失火用水扑灭 B.夜晚打开厨房中的电灯检查液化气罐是不是漏气
C.油锅失火可用锅盖盖灭 D.高楼住宅发生失火吋,用楼内电梯逃生
【答案】C
【分析】A选项是不对的叙述,如此做会导致触电;B选项是不对的叙述,容易引起爆炸;C选项油锅失火用锅盖盖灭,使用隔绝空气的办法,是正确的操作;D选项是不对的叙述,高楼住宅发生失火吋,用楼内电梯逃生,容易导致被困电梯中;故答案选择C
7.下列原因与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无关的是( )
A.可燃物本身是否易燃 B.大方层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C.周围氧气的浓度 D.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答案】B
【分析】 依据影响燃烧的原因进行剖析。同种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与可燃物跟氧气的接触面积有关。A、不一样的物质,在相同条件下燃烧速度相差非常大,如油比较容易燃烧而木材却相对困难;B、大方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较小,对燃烧影响也非常小;C、周围空气的浓度对物质的燃烧有影响,如硫在氧气中燃烧就比空气中剧烈;D、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的大小,影响物质的燃烧,如刨花就比木头燃烧的剧烈。
8.为了保证旅客安全,交通部门规定:严禁旅客携带易燃、易爆、腐蚀品和危险品等进站上车。下列物品中,能携带上车的是( )
A.汽油 B.鞭炮 C.酒精 D.合成洗衣粉
【答案】D
【分析】 易燃物、易爆物、腐蚀品和危险品等对旅客的安全导致了威胁,所以要严禁携带.A是易爆物、B是易燃物、C是易燃物和易爆物,故选D。
9.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扑灭森林失火时设置隔离带﹣﹣隔离可燃物
B. 用嘴吹灭蜡烛﹣﹣隔绝氧气
C. 木柴架空燃烧更旺﹣﹣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D. 木炭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然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答案】B
【分析】灭火的原理和办法,主要有如下三种: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绝氧气或空气;使温度减少失火点以下。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要有足够多的空气(氧气);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A、扑灭森林失火开辟隔离带﹣﹣清除和隔离可燃物,能达到灭火的目的,正确;B、用嘴吹灭蜡烛时,气流使蜡烛的温度减少到失火点以下,破坏了燃烧的条件蜡烛熄灭,不是隔绝氧气,选项错误,符合题意;C、木柴架空燃烧更旺是由于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正确;D、氧气中氧气浓度高于空气中的氧气浓度。木炭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是由于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正确。故选B。
10. 如图所示的公共标识中,与消防安全有关的是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答案】A
【分析】 ②表示的是节省用水;⑤表示禁止鸣笛。故选A。
11.下列各组混合物遇见明火时,不可能发生爆炸的一组是 ( )
A.氢气和空气 B.天然气和空气 C.二氧化碳和空气 D.液化石油气和空气
【答案】C
【分析】 A、氢气是可燃性气体,空气中有氧气,氢气和空气混合后点燃易发生爆炸,所以错误.B、天然气是可燃性气体,天然气和空气混合后点燃易发生爆炸,所以错误.C、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正确.D、液化石油气是可燃性气体,液化石油气和空气混合后点燃易发生爆炸,所以错误.故选C.
液化石油气是一种常见的家庭燃料,泄漏时假如处置不当,常常会酿成悲剧。为了安全起见,最好在厨房安装报警器,假如报警器显示有液化气泄漏,应立即采取的手段是( )
A.快点打开厨房中的电灯,找出漏气部位 B.关闭气源阀门,并打开门窗通风
C.飞速跳窗,逃离现场 D.在厨房内准时用手机拨打火警电话“119”
【答案】B
【分析】液化石油气泄漏禁止所有产生火花的行为,应开窗通风,关闭阀门。解:A.快点打开厨房中的电灯,开灯会产生电火花,易引燃混合气体,发生危险,故错;B.立即打开所有门窗通风,会使室内空气对流,可以减少气体的温度减小可燃性气体的浓度,使混合气体达不到失火点和爆炸极限,故B对;C.煤气的可燃性,煤气与空气混合后的气体遇火或加热易爆炸,煤气灶漏气时易引发燃烧或爆炸,要采取预防,不可以立即逃离,所以错误;D.在厨房内准时用手机拨打火警电话,也易引起爆炸,故错。
13.某煤矿曾发生一块重大爆炸事故,据了解事故缘由是由于煤仓附近煤尘和“瓦斯”含量过高引起。你觉得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此次爆炸肯定不是煤尘含量高引起的,由于煤尘的失火点较高,不容易燃烧
B.此次爆炸肯定是“瓦斯”含量高引起的,由于它是可燃性气体,而跟煤尘无关
C.“瓦斯”的主要成分是CH4,矿工进矿时应用明火检查其含量
D.煤尘好“瓦斯”都是可燃物,跟空气混合后比较容易引发煤矿矿井爆炸事故
【答案】D
【分析】 煤尘的含量达到一定量时遇明火也会发生爆炸,A和B都错误;瓦斯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是可燃物不可以用明火检查其含量,不然会发生爆炸,C错误;所以答案选D。
14、为了预防导致生命财产的损害,盛有浓硫酸的试剂瓶所贴的标志是( )
【答案】A
【分析】浓硫酸是腐蚀品,所以A符合。故选A。
2、填空题:(共30分)
15.2014年8月19日,安徽淮南某煤矿发生井下特大瓦斯爆炸事故.瓦斯是煤矿矿井下有害气体的总称,它已成为煤矿事故的“头号杀手”.
(1)瓦斯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2)为了预防煤矿的矿井发生瓦斯爆炸事故,下列做法可行的是_____(填序号,下同)。
A.进矿井前先做灯火实验 B.工人需要戴安全帽才能进入矿井
C.矿井内要加大通风 D.安装瓦斯探头传感器监测瓦斯浓度
(3)矿井下特大瓦斯爆炸事故发生后,专家提出了注入液氮灭火的策略.液氮可用于矿井灭火是什么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条)。
【答案】 CH4+2O2CO2+2H2O C D 氮气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液氮气化使温度减少 B
【分析】(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__________CO2+2H2O;(2)A、可燃性的气体与空气或氧气混合后,如达到爆炸极 限,遇明火或静电或电火花都可能发生爆炸判断;B、工人需要戴安全帽才能进入矿井,与发生瓦斯爆炸无关;C、燃性的气体与空气或氧气混合后,如达到爆炸极限,遇明火或静电或电火花都可能发生爆炸,通风可降温,使气体不容易达
到失火点,严控烟火,也可预防可燃性气体的温度达到失火点,所以正确;D、安装瓦斯探头传感器监测瓦斯浓度,有益于预防瓦斯爆炸,正确;故选BD;(3)氮气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液氮气化使温度减少或氮气能隔绝氧气等;
16.探究白酒燃烧的奥秘
在诊所里,小华同学看到老中医用“酒火疗法”为病人治疗,发现白酒居然可以被点燃。老中医告诉她:只有酒精体积分数较大(即度数较高)的白酒才能被点燃。好奇并喜欢探究的小华用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溶液(指每100 mL酒精水溶液中含75mL酒精)
代替白酒进行了系列探究。
【提出问题】能被点燃的酒精溶液的最小体积分数是多少?
【查阅资料】
①酒精是一种无色液体,易挥发,易燃烧,可任意比倒与水互溶。
②两种液体混合时,分子间隔不同对混合后的总体积有影响,但对本实验的影响非常小,
忽视不计。
【实验探究】
实验用品:75%酒精溶液、蒸馏水、小烧杯、胶头滴管、量筒、蒸发皿、玻璃棒、火柴。
(1)实验时,用75%酒精溶液配制10 mL60%的酒精溶液。
①最好使用-___ mL量简,使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应注意____。
②配制该溶液的操作办法是________。
(2)在室温时,小华按上述办法配制了体积分数为50%、40%、30%、20%的酒精溶液各l0mL,分别倒入蒸发皿中,点燃,察看。实验结果如下表
酒精体积分数 | 50% | 40% | 30% | 20% |
察看到的现象 | 可燃 | 可燃 | 不可燃 | 不可燃 |
酒精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室温,在小华实验探究的基础上,要想更精准测定能被点燃的酒精溶液的最小体积分数,请你补充进一步探究的实验策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拓展应用
①未盖灯帽且久置不需要的酒精灯,常常不可以被点燃。其缘由是___________。
②因酒精含量低而不可以燃烧的酒精溶液,要离别出其中的酒精,可使用的办法是___________。
【答案】(1)①10 量筒放平(.视线与到液面的最低处维持水平 ②(2分)用量筒分别量取8 mL 75%的酒精溶液郓2mL蒸馏水,倒入小烧杯中,并用玻璃棒搅拌均匀。 (2) C2H5OH+3O2 2CO2+3H2O(3)(2分)用75%酒精溶液配制体积分数介'30%-40%之问的酒精溶液若干份,分别倒入蒸发皿中点燃,察看现象。 (4)①灯内酒精挥发(或酒精挥发灯芯上留有水分)②蒸馏
40%~30%之间;进一步探究的实验策略用75%酒精溶液配制体积分数介j'30%-40%之问的酒精溶液若干份,分别倒入蒸发皿中点燃,察看现象。(4)①未盖灯帽且久置不需要的酒精灯,常常不可以被点燃。其缘由是灯内酒精挥发,灯芯处酒精含量减少,水的含量升高。②用蒸馏的办法可以将沸点不一样的液体离别,由于沸点不同,加热时可以先后挥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