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由来
名字 | 距今年代 | 生活地址 | 流域 | 用工具和火的状况 | 体质形态 |
元谋人 | 约170万年 | 云南元谋县 | 长江流域 | 会制造工具 了解用火 |
|
北京人 | 约70-20万年 | 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的山洞里 | 黄河流域 | 主要用打制石器和木棒, 会用天然火,并能保存火种 原始群居 采集、打猎 | 保留猿的特点 |
山顶洞人 | 约三万年 | 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 | 黄河流域 | 学会磨光和钻孔技术,会人工取火 用骨针缝制衣服 审美 氏族 采集、打猎、捕鱼 | 和现代人基本一样 |
第1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名字 | 距今时间 | 地址 | 流域 | 生产工具 | 房子 | 农作物 | 原始手工业 | 原始 饲养业 |
河姆渡原始居民 | 约七千年 | 浙江 余姚市河姆渡 | 长江流域 | 已用磨制石器 用石刀收割庄稼 | 干栏式 | 水稻 | 制造陶器、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 饲养 家畜 |
半坡原始居民 | 约六千年 | 陕西 西安半坡村 | 黄河流域 | 常见用磨制石器 磨制石器骨箭头 | 半地穴式 | 粟 | 制造彩陶; 会纺线、织布和制衣 | 饲养 猪、狗等家畜 |
大汶口原始居民 | 约四五千年 | 山东 大汶口 | 黄河流域 | 出现了私有财产 产生了贫富分化 |
|
| 陶器有了 黑陶、白陶 |
|
1、国内是世界上最早种植 __________的国家(河姆渡原始居民)
__________用底部有很多小圆孔的 __________ __________ 。
2、国内是世界上最早种植 __________的国家 (半坡原始居民)
第3课 华夏之祖
1、炎帝:号神农氏,教民农耕,是农业生产的开创者。“尝百草”,给大家探寻治病的草药。
2、黄帝——人文初祖,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大家挖井,创造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
3、涿鹿大战:距今约四五千年,黄河流域的__________ 联合__________,黄帝命部下制造指南车,分辨了方向,才把__________打败。
4、炎黄部落网盟—→华夏族—→汉族——→中华民族
5、.黄帝的老婆 __________创造了 __________。__________ 创造了 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出了 __________。
6、相传继黄帝之后,国内 __________ 杰出的部落网盟首领有__________。选贤任能的推选部落网盟首领的方法叫 __________。禅让制的宗旨是 __________ 。
尧:生活节俭,克己爱民。
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
禹:领导人民治理洪水,与群众同甘共苦,在外13年,三次路过家门而不入。
7、国内原始社会结束在 __________ 。
8、国内奴隶社会开始于 __________。
9、约公元前2070年,__________打造夏朝,这是国内历史上第一个王朝。__________的打造,标志着 __________开始了。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第4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
朝代 | 打造时间 | 灭亡时间 | 都城 | 开国君主 | 亡国之君 | 规范 | |
夏 | 约公元前2070年 | 约公元前1600年 | 阳城 | 禹 | 桀 | 世袭制 | |
商 | 约公元前1600年 | 公元前1046年 | 几次迁都,盘庚时把都城迁到殷 | 汤 | 纣 |
| |
周 | 西周 | 公元前1046年 | 公元前771年 | 镐京 | 周武王 | 周幽王 | 分封制 |
东周 | 公元前770年(春秋) | 公元前476年 | 洛邑 | 周平王 |
|
| |
公元前475年(战国) | 公元前221年 |
|
|
|
|
1、夏朝
1、禹死后,__________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王国。__________ 代替了 __________,__________ 变成了__________。
2、夏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 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历程了四百多年。最后一个国王 __________,建造豪华宫室,无休止征发百姓,强迫他们劳役,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桀把人当坐骑)
2、商朝
1、__________,__________ 战胜 __________ ,__________ 灭亡 ,__________ 打造。
2、由于 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 ,商朝曾几次迁都,直到商王 __________ 迁都到 __________ ,统治才稳定下来。后来又称商朝为__________。盘庚迁都将来,商朝统治地区不断扩展,成为世界上的大国。
3、__________后期政治混乱,最后一个王 __________,是有名的暴君,他建造豪华宫室,尽情享受,施用炮烙等酷刑,镇压人民。(酒池肉林)
3、周朝
1、牧野大战:__________,__________ 向 __________ 进攻,双方在__________。商灭,武王打造 __________,定都 __________,又称__________,历史上叫 __________ 。
2、西周分封制:
目的:为了巩固统治
主要内容:A: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B:诸侯需要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缴纳贡品,平常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用途:开发了边远区域,加大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3、西周的等级规范:(周天子 → 诸侯 → 卿医生 → 士) → (平民 → 奴隶)
贵族(统治阶级) (被统治阶级)
4、西周后期,政局混乱,终于发生了__________。数十年后,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
第5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
1、青铜器
1、在__________,国内已经出现__________,到了夏朝,青铜器的类型渐渐增多。
2、__________ 是国内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商朝青铜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商朝著名的青铜器有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 __________ 和造型奇特的 __________ 。
3、__________ 青铜器类型更丰富,很多用于 __________。
4、于商周同期,国内西南区域的 __________ ,也风靡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这就是举世闻名的
__________ 文化。
5、 除青铜铸造外,夏、商、西周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也非常兴盛。
6、 国内是世界上最早创造 __________ 的国家。
2、农业和畜牧业
1、夏、商、西周是以 __________ 为主的社会。农业上已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 。
2、国内古时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叫做五谷。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 的兴盛,形成了国内__________灿烂的青铜文明。
4、“青铜文明”又是奴隶社会文明的代称,该文明指 __________ 时期。
3、奴隶的悲惨生活:他们被迫在农田集体劳动,在手工业作坊里做工。
他们无人身自由,有些奴隶又戴着枷锁,遭到非人的待遇。
奴隶主还可以把他们随便出售和交易。
更悲惨的是,商朝奴隶主每次祭祀先祖,都要屠杀很多奴隶做供品。奴隶主去世了,还要把奴隶杀死或活埋,做殉葬品。
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P30-34)
1、春秋争霸
__________,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分为 __________和 __________两个时期。
春秋时期,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__________ 反而倚赖于强大的诸侯。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因鲁国编年史《春秋》而得名)
4、春秋五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① 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齐国在今东北部,生产鱼盐,经济富庶,是东方的一个大国。
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进步生产;
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
召集诸侯会盟,周天子派人参加(葵丘会盟)
② 晋文公:公元前7世纪后期,__________ 双方在 __________ ,晋军胜。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
城濮之战:__________相遇在中原战场上,晋军以报道楚王为名“__________”,驻军城濮,诱敌深入。楚军败。从此,晋文公成为成为霸主。
③ 楚庄王:问鼎中原。
5、越王勾践:春秋末年,越王勾践被迫向吴王夫差称臣,三年后才被遣送回国。(__________)
6、春秋争霸的影响: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
但在争霸过程中,有的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
2、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因各诸侯国连年相互争战而得名)
1、战国七雄:战国初年,__________三家分晋国,稍后齐国医生田氏,取代原来的国君,并打造田氏齐国,如此就形成了 __________ 七雄并立的局面。
(形势图:东齐、西秦、南楚、北燕、赵魏韩在中间)
① 桂陵之战:公元前4世纪中期,魏国__________率军包围赵都,齐王命__________为军师,率军救赵,直捣魏都大梁。庞涓撤军回救,走到桂陵,中了埋伏,大败。(围魏救赵)
② 马陵之战:十多年后,齐国__________用减灶计诱敌深入,魏国__________轻敌猛进,在马陵遭到埋伏,庞涓自杀。从此,齐国强大起来。
③ 长平之战|:公元前260年,__________之间发生空前激烈的长平之战|。赵军打败,四十多万人被俘,绝大多数被坑杀。
3、成语典故:退避三舍——晋文公 纸上谈兵——赵括 卧薪尝胆——越王勾践
围魏救赵——孙膑、庞涓 一鸣惊人——楚庄王 不计前嫌——齐桓公
4、__________ 是国内 __________ 的瓦解时期,__________ 是国内 __________ 的形成时期。
第7课 大变革的年代
1、铁农具:__________ 出现,战国推广 。
牛耕:最迟 __________ 用,战国推广。国内农业进步史上的一次革命是指 __________ 。
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借助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升。
2、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 __________ 在岷江中游修筑的 __________ ,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修建后,获得“天府之国”美称的是 __________ 。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
3、商鞅变法
时间 | 公元前356年 (秦孝公时期) |
目的 | 富国 强兵 |
指导思想 |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法家思想) |
内容 | 经济: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交易。 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军事:依据军功大小授与爵位和田宅,废除没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政治:打造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去管理。 |
性质 | 彻底的新兴地主阶级的变法运动 |
意义 |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进步,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大,进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
成功缘由 | A:适应了历史进步的时尚; B:得到了秦孝公的大力支持; C:得到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支持 D:取信于民,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E: 敢于同旧权势作斗争。 |
商鞅变法对今天改革的借鉴意义:A: 改革能使经济进步,国家富强,社会进步,只有适应年代时尚进行改革,国家才能有光明前途。
B: 改革会遇见种种旧权势,旧风俗的反对,会付出沉重的代价,需要坚持不懈,克服阻力,才能成功。
C: 还要拟定法律来保障改革的顺利进行。
4、战国时期,各国经过变法,__________ 渐渐确立起来。__________ 统治代替了__________ 统治,
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 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第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 (一)
一 文字:国内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 __________ 开始,大家今天的汉字就是从 __________ 进步而来的。
名字 | 内容 |
甲骨文 | 商朝人刻在龟骨或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 |
金文 | 商周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叫 “金文”,也称“铭文” |
大篆 | 西周晚期,有人将文字整理成“大篆” |
西周 __________ 上铸刻这近五百字,在已发现的青铜器铭文中,是字数最多的。
二 天文 、历法、医学
| 朝代 | 收获 | 地位 |
天文 | 商朝 | 甲骨文里有很多关于日食、月食的记载 | 经现代科学家验证,都非常靠谱 |
春秋 | 鲁国天文学家观测并记下了一颗彗星扫过北斗 | 世界上哈雷彗星最早的确切记载 | |
历法 | 夏朝 | “夏历” | 今天的阴历据了解源自“夏历” |
商朝 | 一年分为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 闰年增加一个月。 | 历法渐渐完备 | |
战国 | 二十四个节气 | 历法上的重大收获 | |
医学 | 春秋战国之际 | 扁鹊可以用 __________ 治疗疾病; 总结出 __________ 四种诊断疾病的办法, | 四诊法一直被中医沿用。 |
1、《诗经》记载__________发生__________,这是国内历史上首次有确切日期的日食记录。
2、__________,鲁国天文学家观测并记下了一颗彗星扫过北斗,这是世界上关于__________最早的确切记载。
3、战国时期,大家测定出__________,以便安排 __________,这是历法的重大收获。
4、屈原生活在 __________,代表作__________,离:遭遇 骚:哀愁。世界和平理事会把屈原定为世界文化名人。
5、__________风靡“钟鼓之乐”,其中以整套__________最为珍贵。
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 (二)
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
学派 | 时期 | 代表人物 | 历史地位 | 主要思想、贡献 |
儒家 | 春秋晚期 | 孔子 | 开创者 | ①“仁”和“礼” ②“爱人” ③“为政以德”,倡导以礼治国 ④ 广收门徒 ⑤ 创办私学 ⑥“因地制宜”“有教无类” ⑦ 谦虚好学 ⑧“温故而知新” |
战国 | 孟子 | 代表人物 | ① 提出“春秋无义战,反对所有战争 ②“仁政”治国,轻徭薄赋 ③“反过捕,按令伐” | |
战国 | 荀子 | 代表人物 | 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倡导,觉得人能认识自然规律,并要按自然规律去办事 | |
道家 | 春秋晚期 | 老子 | 开创者 | 辩证法:① 所有事物都有对立面 ② 对立的双方能相互转化 |
战国 | 庄子 | 代表人物 | 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 |
墨家 | 战国 | 墨子 | 开创者 | ① “兼爱”,互助互爱,反对侵略战争 ② “非攻”,支持正义战争 |
法家 | 战国末期 | 韩非子 | 代表人物 | ① 倡导改革 ② 倡导实行法治 ③ 提出打造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
兵家 | 春秋晚期 | 孙武 | 鼻祖 |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
战国 | 孙膑 |
| 反对空谈仁义,提出“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 |
1、__________的孔子晚年回到鲁国,编成了__________。弟子收拾的__________,记载了孔子的言论。
2、老子的学说记录在__________里。
3、战国时期的韩非著作是__________
4、春秋晚期的__________著的__________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
5、孔子 ,名丘,字仲尼,春秋晚期 __________人。 孟子,名轲,战国时期 __________人
老子,姓李名耳,春秋晚期 __________人。 墨子,名翟,战国时期 __________人。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 __________人 荀子,名况,战国时期 __________人
韩非,战国时期 __________人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称“曲阜三孔”。
第三单元 统一国家的打造
第十课 “秦王扫六合”
1、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六国,打造起国内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__________——秦朝,定都咸阳。
1、秦统一时间:__________ __________ 统一。(秦始皇图)
2、秦朝的疆域:东-- __________; 西-- __________ 南--__________ 北--__________。(考图)
2、秦统一六国是什么原因及意义
1、缘由: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实力最强; 嬴政的雄才粗略;
长期战乱,人民渴望统一;东方六国力量分散等 。
2、意义:秦统一六国是历史进步的巨大进步,具备十分要紧的历史意义。
第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
第二,使人民安居乐业,适应了历史进步的时尚,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
3、秦朝中央集权规范的创立:
1、最高统治者称__________,皇帝总揽所有大权。
2、中央政府设置:丞相------------帮助皇帝处置全国的政事
御史医生------负责监察百官
太尉 -----------管理军事
3、地方政府:把全国划分为36郡,郡下设县。
4、巩固统一的手段
| 手段 | 影响 |
政治 | 创立封建专制主义的__________ | 在国内沿用了两千多年,对中国历史产生深远的影响。 |
经济 | 统一货币; 统一度量衡 统一车轨,修建驰道; | 对促进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和进步,维护国家统一有极为要紧的意义。 |
思想文化 | 统一文字 | |
焚书坑儒 | 摧残了文化,钳制了大家的思想 | |
军事 | 反击匈奴,修筑长城 | 使北方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 |
开发南疆 | 统一东南、岭南;兴修灵渠 | 为中原与东南、岭南区域的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
经济:全国统一用 __________
文化:把 __________ 作为全国统一的文字,后来用更为简单的 __________。
秦长城西起 __________,东到 __________
5、评价秦始皇:
功:秦始皇是对中国历史作出过巨大贡献、产生过巨大影响的封建皇帝。他适应历史进步时尚,灭六国统一了中国,结束了长期以来诸侯割据的局面,有益于人民生活安定和社会生产,符合各族人民的一同愿望;他打造了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规范,对国内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统一了全国的度量衡、货币、文字,促进了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巩固了国家的统一;通过统一战争,扩大了疆域,使秦朝成为国内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过:秦始皇又是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秦朝打造后,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兵役和徭役、严酷的法律,给人民带来了无比的痛苦和很大的灾难;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去。第二年,农民起义爆发。
功过相比,秦始皇功大于过。
6、秦朝什么手段对后世产生了影响?
答:1、秦灭六国,打造起国内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总揽所有大权
3、全国推行郡县制;
4、统一了货币、度量衡和文字。
5、修筑了长城;
6、开凿了灵渠。
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
1、秦末农民起义爆发是什么原因:
根本缘由:__________
表现:1、徭役、兵役沉重。(修建阿房宫和骊山陵墓,加上修长城、修驰道等,每年服役的不下三百万人)
2、赋税繁重。(农民要将收成的三分之二上缴国家)
3、刑法残酷(单是死刑就有车裂等十多种,还有族株和连坐)
4、秦二世愈加残暴
直接缘由:陈胜、吴广等人被征发戍边,遇雨误期当斩。
2、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209年,大泽乡引发农民起义,在陈建设政权,陈胜为王。(起义失败)
1、地址:大泽乡(安徽)
2、意义: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激励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3、项羽巨鹿之战:公元前207年
项羽以少胜多,在巨鹿大败秦军主力。(起义胜利)
同时,刘邦率兵直逼咸阳。秦朝统治者向 __________ 投降,秦朝灭亡。
4、__________,__________打造汉朝,定都__________,历史上称为__________。刘邦就是__________。
5、秦朝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
时间 | 重大事件 |
公元前221年 | 秦灭六国,秦朝打造 |
公元前209年 | 陈胜、吴广起义 |
公元前207年 | 巨鹿之战 |
公元前207年 | 秦朝灭亡 |
公元前206年 | “楚汉之争”开始 |
公元前202年 | “楚汉之争”结束,汉朝打造 |
成语典故:不计前嫌——齐桓公
一鸣惊人——楚庄王
退避三舍——城濮之战——晋文公
卧薪尝胆——吴越争霸——-越王勾践
围魏救赵——桂陵之战——-孙膑、庞涓
减灶计———马陵之战——孙膑、庞涓
纸上谈兵——长平之战——赵括
立木取信——商鞅
揭竿而起——陈胜、吴广
破釜沉舟——巨鹿之战——项羽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鸿门宴——刘邦
约法三章——刘邦
霸王别姬——项羽
四面楚歌——项羽
楚河汉界——项羽、刘邦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淝水之战——秦王苻坚、谢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