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的一级题目,是指所有计算都会用到的基本题目:20以内的进位加法、退位减法;乘法口诀;(当然,10以内的加减法是小学一年级需要学会的,是学习20以内的基础)
例题:20以内进位加法 8+9 7+4 5+6 3+8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17-8 11-7 14-6 12-3
注意:加减法是对应的,8+9=17 9+8=17 17-8=9 17-9=8
这四道题是一组的,可以一块记忆
乘除法也是如次 口诀 三四十二 对应的是4个题目:
3*4 4*3 12/4 12/3
这类题目出目前低年级,是将来计算的基础,要想基础扎实就需要很熟练,熟练到冲口而出的程度。就是需要孩子能把题目的得数都能背过。去年有学生经过练习之后,能在30妙之内做完30道基本题目。
父母可以用口算卡片等工具帮助孩子在游戏中训练。训练中注意孩子的同意能力,不要一次给的题目太多,更应该注意坚持不懈,不可以三天打渔式,天天能记住一组或几组就能了。
2、培养孩子细心、耐心的品质,培养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
1.培养认真审题的习惯。对于应用题,大部分孩子还能认真审题,但对于计算题,有些孩子却提笔即使。加上计算比较单调枯燥,容易引起心理疲劳,假如遇上相似或相近的数字、符号,总是出现运算顺序错误,抄错符号或抄错数据。在培养孩子认真审题的习惯时,让孩子注意以下三点:一要审清数字和符号,并察看它们之间有哪些特征,有哪些内在联系;二要审清运算顺序,明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三要审清计算办法是不是合理、方便,然后再动手解题。
2.培养认真检查的习惯。检查时要耐心细致,逐一检查。一查数字符号,二查演算过程。概括为“一步一回头”的计算习惯,在计算时做一步回头检查一步。检查数字、符号抄写是否正确,得数是不是准确等,并需要孩子依据各种相应的计算法则耐心细致地计算,克服粗枝大叶的问题。
3.培养规范书写的习惯。练习孩子做题要有耐性,不急躁,认真考虑,即便做简单的计算题也要小心。演算过程要书写工整,格式规范,就是在草稿纸上计算也要书写了解,便捷检查。重视平常作业的规范,让孩子按格式书写,字迹端正、不潦草,不涂改、不粘贴,维持作业的整齐美观。
4.培养验算、估算的习惯。这是计算正确的保证。验算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习惯。第一要学会好验算和估算的办法;第二要把验算作为计算过程的要紧环节来严格需要;第三孩子切实学会用估算来检验答案的正确程度。
3、加大家校联系,一同提升孩子的计算能力
父母应该注意多与老师交流,知道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状况,作业的准确率怎么样,计算能力在那几个方面存在问题等等,只有父母和老师一同努力,才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提升孩子的计算能力,需要做到常常化、有计划、有步骤,在时间上要讲求速度,在数目上要有密度,在形式上、内容上需要灵活新颖,只有持之以恒,才能收到好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