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孩子真的错了吗?老师上门告状,聪明父母这么做

   日期:2024-12-11     来源:www.boxila.com    浏览:746    
文章简介:1 教育理念相同时:相信老师,相信孩子 儿子三年级的时候,有天班主任给我打电话:“小伙子在宿舍里调皮哦,从上铺跳到下铺,我今天批评他了。” 电话里班主任和我说了详细的经过,最后告诉我:“我说要告诉母亲,小伙子说不要告诉母亲。

1 教育理念相同时:相信老师,相信孩子

儿子三年级的时候,有天班主任给我打电话:“小伙子在宿舍里调皮哦,从上铺跳到下铺,我今天批评他了。”

电话里班主任和我说了详细的经过,最后告诉我:“我说要告诉母亲,小伙子说不要告诉母亲。所以我和他约定,这件事情在大家两个人之间解决,这是我和他之间的秘密。但由于这事儿事关安全,我还是和你说一声,让你了解。不过你最好也别和孩子提这事儿,不然我在孩子面前可没信誉了。”

对于老师的周全考虑与对孩子的信赖,我当然连声答应。

面对老师对孩子的批评,大家第一要信赖老师处置问题的立场:承担孩子在校期间的监护职责,并帮助孩子规范行为。有了这个认知,大家就不会对老师的批评或告状心生抵触。

大家也要信赖孩子自己面对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老师的批评与提醒,他有我们的反应机制,大家大可不必由于担忧孩子再犯而去唠叨他。

被信赖的孩子,他会努力让自己变得愈加可信;而不被信赖的孩子,则会舍弃自我控制。

2教育看法不同时:坚持立场、理解老师

小安读小学五年级,已经有了些小男孩的调皮。一天,他的生活老师向我告状:“小安妈,今天我狠狠批评了小安。”

母亲: “ 哦?发生啥事了?”(注意是问发生啥事了,而不是问孩子犯什么错了,毕竟每一个人对错误的概念不同,不要在了解事实以前,给孩子的行为下概念。)

老师:“他们一群男孩,偷偷跑到操场后面的锅炉管道上去了,那里只有一条路能过,块头大一点还要爬上去才行。那样高,掉下来可如何得了。”(老师的态度非常明确,她是在担忧孩子们的安全,所以必须要理解老师)

母亲:“啊?真的非常危险呢,他们去那里做什么?”(继续知道老师角度的信息,孩子行为的背后,肯定有一个他觉得正当的原因,这理由对于生活老师来讲未必理解,但父母还是该弄了解,并尽可能去理解孩子。)

老师:“好玩撒。小安本来是个挺乖的一个孩子,目前老跟着那几个调皮的家伙,一块飞跑啊。”

母亲:“哦,好的我了解了,我一会儿和他聊聊,谢谢老师。”(我只说了和孩子聊聊,并没说要批评孩子,并对老师的责任心表示感谢)

依据老师给出的信息,我做出如下判断:

第一,小伙子们并不是故意惹事,只不过好奇好玩。

第二,我并不可以完全认可老师的看法,老师期望以圈养的方法以保证孩子的安全。而我觉得,旺盛的好奇心与探险精神,是这个年龄孩子的特征,大家应该在帮助他评估危险的首要条件下给予鼓励。

第三,生活老师对孩子安全的关心,是她的职责所在,所以她的担忧和批评也没错。

有了以上三点认知,然后给予老师正确的表态——仅需表示你了解了事情的经过与老师的处置方法,并会就此事与孩子交流。

不需要表达你的教育理念,也无需为讨好老师而虚伪的说老师批评得好,当然也不要与老师抗辩与反对。

由于——

第一,老师这个职业,赋予了她们在教育上的权威感与优越感,所以基本不可能听进来父母在教育上的看法和想法,你的抗辩与反对,只能激起她不悦的情绪,得不偿失;

第二,很多老师都是比大家年龄更大的成年人,她们已经形成我们的价值系统与对错观,加之自己职业责任所在,基本不太可能由于某次事件或交流而有所改变。

坚持立场、理解老师,用适合的方法配合老师解决问题,是大家在面对与老师建议不同时,可以去做的。

所以,在小安吃完饭后,我喊他到饭店的一个角落。

母子对话如下:

母亲:“刚刚老师和我说了件事。”

小安:“我了解,是说大家翻管道的事吧。”

母亲:“是啊,不过我没计划批评你呢!”

小安:“耶!”

母亲:“说说看,什么问题呢?”(表示想听到孩子角度的事实)

小安:“就是昨天晚餐前没课,大家几个一块去玩了下,XX说这条路非常神奇,爬过去能看到古怪的东西,所以大家就去了。”

母亲:“好玩吗?发现什么古怪的东西没?”(知道孩子玩过后的心态)

小安:“没什么古怪的东西,不过真的非常不错玩......”

母亲:“听起来真的非常不错玩呢,不过老师说有危险呢?”(转达老师的建议,听听孩子的反应)

小安:“还好,大家这么大个子,掉下来也摔不坏,老师都把大家当孩子子了,真的没事的。”

母亲:“恩,你了解我为何不批评你吗?”

小安:“不了解。”

母亲:“由于你们这么大,有好奇心非常正常;男生有点儿冒险精神,也很好。”(一定孩子在事件中值得鼓励的部分,并接纳他们的天性)

小安:(得意的笑了。)

母亲:“那你了解老师为何会批评你们吗?”

小安:“是怕大家出事。”(一定之后,孩子想站在老师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母亲:“对。老师的责任是保证你们的安全,所以凡是与不安全有关的事件,她都会紧张,并阻止,这是她对你们的关心,也是她的责任。我虽然鼓励你们的好奇心与冒险精神,但也理解老师的为难。所以我感觉老师的批评没错,你觉得呢?”(强调老师的立场,不因此事削弱孩子对老师的信赖与认可)

小安:“恩......老师没错、大家也没错。”

母亲:“对。所以老师的批评,至少能叫你看重一件事:那就是安全。好奇和冒险没错,掌握评估环境的危险性更要紧。母亲和老师在安全这件事上,可是一致的:不管做什么,安全第一。”

小安:“我了解了,那里真的不危险。”

母亲:“我说的是将来好吧。”

小安:“了解了,母亲再见,我要上课了。”

在与孩子交流时,大家秉着如此的态度:

第一,不要让孩子感觉到你与老师是一伙的,这会将孩子放在老师的对立面,不利于孩子在学校的成长。

第二,不压制孩子的天性,鼓励孩子在表现中出色的地方。

第三,教会孩子在维持天性的同时,掌握评估和知道危险,同时掌握去理解不认可见人的立场。教会孩子掌握在面对不认可见时,他该持有些态度。

3面对无理的老师:不要神圣化老师的职业

还有一种状况,就是碰到无理的老师:心情不好时,不问是非黑白就把孩子批评一通;或者,为了维护喜欢的好学生,对其它孩子任意冤枉,让孩子受委屈。

碰到如此的老师,我会告诉孩子:“教师是一种职业,在职业以外,他们依旧是普通人,有着普通人的烦恼与情绪、普通人性的弱点,她们办不到明察秋毫,也办不到公正无私。”

学生有成绩好和成绩差之分,老师也有懂学生和不懂学生之分,这都非常正常,理解就好了。

所谓期待越低,失望也就会越小。

减少孩子对老师的期望值,让他掌握用平时心去看待老师的行为,也让他掌握接纳和面对各种不一样的人。

4面对不合格的老师:坚决保护孩子

最糟的一种状况,可能就是老师对孩子已经不是批评,而是涉及到暴力与人格侮辱。遇见这样的情况,基本没什么可说的——保护孩子,是大家的第一要事。

向学校反映状况——当面告诉老师他的错误与你的愤怒——安抚孩子的情绪——给孩子转学。

这样的情况,要第一时间告诉孩子:“你是他的保护者与支持者,给孩子以安全感。”

5总之,尽量与老师维持一致的教育立场

除去最后一种状况,大部分状况下,我支持父母与学校、老师,打造起好的交流与互动,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用大家一同的力量,为孩子的生活助跑。

说到这里,又要再提择校的话题、再提让孩子读名校的话题:好的学校才会有更大的机率遇见好的老师,好的老师才真的懂教育、懂学生、懂心理学、想与父母配合。

我与孩子很幸运,从婴幼儿园开始,到目前的初中,包含私人培优机构,遇见的全部是懂孩子、懂交流、真诚而有素养的老师。

感谢所有老师为孩子的付出,让儿子成长为目前如此一个正直善良、理解别人的孩子。

扫描上方微信二维码,关注阳光家教网

 
打赏
 
更多>热门阅读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