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德语学习本身,不是你的兴趣,假如你能从天天背单词、背课文中获得不少不少的快感,那你德语一定能牛逼到另外一个境界,最后可能变成语言范围的大神,或者走向生活的癫疯,这类人一般不会关注公号或者混微信群什么的,所以我随意说说也不怕被看到(嘻)。的确有那种就喜欢学习的语言狂人,一般还同时学好几门外语,喜欢在各种介绍上写着精通1xx 2xx 3xx 4xx 5xx 语,为了看上去多,还把汉语母语也写上,不过我感觉他们中不少汉语就不可以,至少对精通这个词的理解就有非常大的问题。
2. 你的兴趣可能是和大多数人一样:念书、旅游、看球、听歌、看电影不同的是,你喜欢读的书、你想旅游的地方,你喜欢的球队又多多少少可能和德国或者德语有关,假如会德语,或许能叫你从想从这类兴趣喜好中获得更多的满足感,或者得到更多关注。
3. 矛盾在于:即便你没掌握德语,你的兴趣仍旧存在(核心矛盾是:学德语需要付出的努力 VS 从兴趣中收成的精神满足)所以和你对兴趣的喜欢程度有非常大的关系,爱得浅的,领会到的收成自然就少,大多数没挺过A2,就舍弃了;喜欢程度普通的呢,不少变成了老新手,不管断断续续学了多少年,其他人问他学了多长时间,他绝不说数字,一律回答才初学。
4. 米西感觉:一直就断断续续学着,没那些问题,甚至舍弃,也不可耻。而且一个人的兴趣喜好,也是大概伴随时间推移改变的,对德语的需要也是这样。但你绝对没白学,你的时间和钱也没白花,你从德语学习中所获得的认知和体验,都是有价值的。就算你得到的结论是我完全不合适学语言,也可以叫你早日舍弃无用的挣扎,让生命度过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
5. 普通人付出了,就想得到某种回报,无论是精神上还是物质上,作为兴趣党,更多的是精神上。真的的兴趣党,其实在学习进步的过程中,非常容得到正反馈:可以用德语读想去地方的地名,能正确喊出喜欢球星的名字,能听懂一句歌词,能了解一本书,能和喜欢的人简单交流所以怎么样持续得到正反馈,是兴趣党能否学下去的重点。
6. 米西过去也是兴趣党,足球让我有了学德语的念头(想起来箱底还有好几件德国和拜仁的队服,在这边怕被笑话从来没穿过,将来抽奖吧),年轻的时候梦想非常简单:就是将来能去德国到现场看看球。学德语将来能第一时间知道德国足球圈的新闻(正反馈),然后还能推荐到平台得到关注(正反馈),后来发现还能投稿到体育网站(得到回报),就如此一步步走到了目前(真球迷在此),当初从没想过将来要靠德语吃饭,职业梦想是体育记者,不过从报专业的那一天开始就一路跑偏了。
7. 对兴趣党来讲,学德语的每一点进步,每一次实质应用,都仿佛是意料之外的收成,都会叫你获得很多的幸福感,非常高兴,这已经足够。假如没进步?也没关系啊,毕竟兴趣喜好不是你生活的全部,你有这个心理筹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