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1.近年国内亚热带区域鲜花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主要区位原因是( )
A.气候 | B.土壤 |
C.水源 | D.交通运输和保鲜技术的提升 |
2.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原因,组合正确的是( )
A.云南昆明的花卉——水源 |
B.江南丘陵的茶树——气候 |
C.海南岛的天然橡胶——土壤 |
D.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地形 |
3.华山修建游览索道后,每年可接待的游客数目明显增加,其反映出影响旅游业进步的原因是( )
A.客户资源市场 | B.基础设施 |
C.资源价值 | D.地点与交通条件 |
4.按旅游资源的分类,长江三峡、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武当山古建筑群、云冈石窟分是( )
A.地文景观、生物景观、古建筑景观、风土民情景观 |
B.水域景观、地文景观、风土民情景观、古建筑景观 |
C.水域景观、生物景观、古建筑景观、文化艺术景观 |
D.地文景观、气象气候景观、古建筑景观、风土民情景观 |
5.按旅游资源的分类,五大连池、神农架、青城山—都江堰、安塞腰鼓一般分别归是( )
A.地质地貌景观、生物景观、古建筑景观、风土民情景观 |
B.水文景观、地质地貌景观、风土民情景观、古建筑景观 |
C.水文景观、生物景观、水文景观、文化艺术景观 |
D.地质地貌景观、气候气象景观、古建筑景观、风土民情景观 |
6.下列世界遗产中,是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的是( )
A.庐山国家公园 | B.九寨沟风景名胜 | C.泰山 | D.苏州古典园林 |
7.下列是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的组合是( )
A.黄山与武夷山 | B.黄山与武当山 | C.雁荡山与泰山 | D.长白山与青城山 |
8.地区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关于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区是客观没有的 |
B.地区的边界是明确的 |
C.划分地区的目的不同,所用的办法和指标相同 |
D.地区是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肯定的指标和办法划分 |
9.2003年,国内旅游外汇收入走入低谷,其缘由与当年的“非典”有非常大关系;2004年印度洋海啸发生后,周围国家的旅游业非常长一段时间内处于基本停滞状况。这说明旅游业具备的特征是( )
A.涉外性 | B.不稳定性 | C.服务性 | D.关联带动性 |
10.据报道,国内江西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区域,土壤遭受紧急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缘由主如果( )
A.风化用途 | B.风蚀用途 | C.水蚀用途 | D.沉积用途 |
“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缘由主如果( )
A.滥伐森林 | B.过度放牧 | C.开山取石 | D.环境污染 |
依据江西丘陵山区自然条件的特征,对“红色荒漠”进行治理,应当先做好的工作是( )
A.大力开荒种田,维持植物覆盖率 | B.农业生产加大综合开发 |
C.进步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 | D.彻底退耕还林 |
11.读甲、乙山地景观图,完成下列小题。
关于两座山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山的山体成锥状,是火山 |
B.甲山岩层向上弯曲,是向斜山 |
C.乙山高而陡峭,以险峻著称 |
D.乙山形成过程:风化—侵蚀—断块上升 |
下列山地与乙山成因相同的是( )
A.富士山 | B.泰山 | C.喜马拉雅山 | D.落基山 |
12.读国内南方某区域不同坡度地形比率图(图甲)和能源消费结构图(图乙),回答下面小题。
从材料中判断,当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
A.大方污染 | B.水土流失 | C.土地荒漠化 | D.水污染 |
解决当地区上述环境问题的主要渠道是( )
①开发小水电 ②封山育林,禁止采伐 ③用矿物燃料替代薪柴、秸秆等生物能 ④进行炉灶改革,提升能源借助率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13.乌江是长江上游南岸最大支流,贵州第一大河,干流全长1037km,流域面积8.792万平方千米。以流急、滩多、谷狭而闻名于世,号称“天险”。下图为乌江流域及梯级开发示意图。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乌江流域水能开发的优势条件( )
①河流径流量大 ②挨近长三角发达区 ③地势落差大 ④多喀斯特地貌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在乌江流域综合开发过程中,要防止( )
A.因工程建设导致植被破坏 | B.调节径流拦蓄洪水 |
C.水能资源的统一调配用 | D.保护鱼类等水生物 |
从生产协作的角度看,乌江流域可以进步( )
A.石油能源加工 | B.有色冶金工业 | C.高新技术产业 | D.甜菜花卉加工 |
14.下图示意挪威地方和地形,挪威是世界上水能资源开发较充分的国家,该国大型水电站多为高水头(电站水库水位与发电机组所在地方高差大)电站。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挪威大型水电站多为高水头电站的重要原因是该国( )
A.海岸线曲折,多峡湾 | B.多山地,河流落差大 |
C.地形平坦,水网密布 | D.河湖海量,少泥沙 |
挪威为建高水头电站而修建的水库( )
A.极少引发库区移民 | B.水位季节波动较小 |
C.占用很多耕地 | D.可以保护鱼类和其他野生动物 |
15.下列国内的世界遗产中,全部是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是( )
A.泰山、黄山、云冈石窟 |
B.武夷山、青城山—都江堰、长城 |
C.避暑山庄、武当山、庐山 |
D.黄山、泰山、峨眉山—乐山大佛 |
16.下图为国内几个省区轮廓示意图,下面几个世界遗产与所在省区搭配正确的是( )
A.①路南石林 ②避暑山庄 ③土楼 ④平遥古城 |
B.①花山岩画 ②云冈石窟 ③莫高窟 ④苏州园林 |
C.①桂林山水 ②龙门石窟 ③秦兵马俑 ④杭州西湖 |
D.①布达拉宫 ②安阳殷墟 ③长城嘉裕关 ④开平碉楼 |
17.下图为国内山水风景区最宜赏析时间与纬度关系图。读图回答问题。
国内南、北方山水风景区赏析机会主要在( )
A.春天 | B.夏天 | C.秋天 | D.冬天 |
按规律推理,④处赏析时间较短是什么原因可能是( )
A.纬度低 | B.地势高 | C.雨季长 | D.气温高 |
18.下列人文景观的布局,符合国内传统风景美学思想的是( )
A.在山谷中筑塔,突出山谷的曲线 |
B.在皇家园林建筑中使用红墙碧瓦,与蓝天白云的景象相辉映 |
C.在人流密集的闹市修建佛寺,便于大家从事佛教活动 |
D.在海滨旅游建筑使用白墙青瓦,与其湿润的气候融为一体 |
19.下列世界遗产所在地,按纬度由低到高排序正确的是( )
A.五台山 明孝陵 庐山 |
B.云冈石窟 黄龙 孔庙孔林孔府 |
C.三江并流 九寨沟 承德避暑山庄 |
D.龙门石窟 开平碉楼 “天地之中”古建筑群 |
20.下左图为新疆某区域新垦区地方图,下右为新疆塔里木河下游绿洲环境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该流域新垦区( )
A.地区的界线与行政边界一致 | B.地区进步的决定性原因是水源 |
C.地区内部农业生产无相似性 | D.地区空间分布形式表现为点状 |
图中甲表示( )
A.土壤盐分增加 | B.绿洲面积增加 | C.河流水量降低 | D.冰川融水降低 |
综合治理和保护塔里木盆地绿洲的合理手段是( )
A.禁止经济活动 | B.节省并合理用水 | C.加大矿产开发 | D.大力进步畜牧业 |
21.下图为国内某城市郊区某景区规划示意图。针对不一样的旅游群体规划旅游线路,旅游群体与规划线路组合顺序适当的是( )
A.婴幼儿亲子游—③④② | B.小学生春游—①⑤③ |
C.青壮年登山—①④③ | D.中老年健身—②④③ |
22.下图示意国内东部主要石化基地和企业的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图中兼有资源和市场区位优势的石化基地是( )
A.④ | B.③ | C.② | D.① |
④地同意境外石化产业转移将第一促进地区内的( )
A.石油开采 | B.核电站建设 | C.海岛旅游开发 | D.港口建设 |
23.依据珠江三角洲区域产业结构变化和工业总产值增长图,回答下面小题。
下列有关珠江三角洲区域产业结构从1980年到2005年的变化,正确的是( )
A.第一产业比重大幅度降低 | B.第二产业比重先降后升 |
C.第三产业进步缓慢 | D.第三产业比重位居第一 |
珠江三角洲区域工业化进程中前后两个进步阶段的主导产业分别是( )
A.材料导向型产业、动力导向型产业 |
B.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市场导向型产业 |
C.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
D.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
24.图中所示地区内自南向北年降水量由约200mm增至500mm左右,沙漠区域年降水量仅50mm左右。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图中甲区域夏天降水量最接近( )
A.50mm | B.150mm | C.200mm | D.250mm |
解决该地区农业用水紧缺的可行手段有( )
①引湖水灌溉 ②海水淡化 ③改进灌溉技术 ④建水库调节径流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甲区域农业发达,其成功之处在于( )
A.提升了水资源的数目和水平 | B.调节了降水的季节分配 |
C.调节了降水的年际变化 | D.提升了水资源的借助率 |
25.读下面的等高线图,图中甲地河流水位一般在312~318米之间。据图回答下面小题。
甲以上河段的落差可能是( )
A.300米 | B.418米 | C.500米 | D.382米 |
图示各点中,比较适合建野外宿营地的是( )
A.④ | B.③ | C.② | D.① |
26.下图示意某小地区地形。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瀑布的落差为72米。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Q地的海拔可能为( )
A.90米 | B.230米 | C.340米 | D.420米 |
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 )
A.260米 | B.310米 | C.360米 | D.410米 |
27.下图为某景区导游图,在景区中依次布局游客中心、加油站、餐厅、巡防站策略适当的是( )
A.①③②④ | B.②③①④ | C.③②④① | D.④①③② |
28.地球上太阳直射点正向南移动,北极圈内极夜范围占不到1/10,这一天是( )
A.7月1日 | B.1月1日 | C.十月1日 | D.4月1日 |
29.某市(约21.5°N)的周邹家筹备在某楼盘买房,楼是东西延伸,每家南北均有阳台;三栋楼的楼高均是48m,楼层高3m,楼间距如图甲所示,有一停车点(车位布置如图乙所示)。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周邹的爷爷不想买太高楼层,婆婆期望更安静,周邹自己需要正午室内不要出现晒不到太阳的状况,周邹家最好买二栋的( )
A.2楼 | B.7楼 | C.10楼 | D.都可以 |
周邹的爸爸想在停车点买一停车位(停车点长度与楼长一致),目前只有甲、乙、丙、丁四个车位,他怕夏季车被晒时间太长,最佳选择( )
A.甲车位 | B.乙车位 | C.丙车位 | D.丁车位 |
30.该图中的线段为某条经线,S、N为南北极点,P为晨线和此经线的交点,假设某日察看到P点沿该经线由南向北运动。据此回答问题。
某日,P点沿经线向北移动到最北地方时( )
A.P点出现极昼现象 | B.P点就是北极点 |
C.P点的纬度可能是60°N | D.该经线为12时 |
2、综合题
31.下图为某省土地荒漠化与土地退化近况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试指出该省荒漠化的主要表现。
剖析可能致使该省荒漠化的主要人为缘由。
指出该省防治荒漠化的合理对策。
32.读意大利波河流域图及有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如图为波河流域图
材料二 波河是意大利最大的河流,水量充沛,常发生大洪水,流域面积约为7.5万平方千米,流域内水能资丰富。该河流中下游流经著名的波河大平原(该平原西部和北部接高大连绵的阿尔卑斯山脉,南临亚平宁山脉),没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多在其一些支流上游兴建水利工程。波河中下游含沙量高,河道蜿蜒曲折,极易淤塞,目前河口三角洲每年新增土地约81公顷。
材料三 意大利大理石资丰富、质地优良、分布广泛,开采历史悠久,开采加工技术先进,是世界上最有实力的大理石资国和生产国,出口量约占国际市场总贸易量的一半,其“卡腊白”大理石为世界著称的优良大理石品种。大理石是石灰岩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变质而成。
试比较图中东西两侧沿海地形差异及对建港的影响?
意大利矿产资缺少,工业主要凭着与西、北欧工业的交往而进步的,试剖析图中两侧港口哪侧更具备进步优势并说明缘由?
意大利政府计划对波河进行科学适当的开发,依据材料二,请你为波河流域开发的核心和开发的方向提出适当的建议。
从板块运动的角度剖析意大利境内大理石分布广泛的成因?
33.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资料1、敦煌莫高窟为已有1600多年历史的大型石窟,保留着精美绝伦的壁画、彩塑及从晋到宋近十个朝代的各种写经、文书、帛画等文物,是驰名中外的一颗艺术明珠。哈密地处新疆的东大门,有绿洲民族风情游、大漠风光游、巴里坤草原风光和伊吾河谷风光游,游人可在一天之内游遍“新疆”风光。
资料2、上述地区有关资料示意图。
据下列表格需要,提取图中信息,评价白山进步旅游业的条件,将下表补充完整。
| 列举信息 | 条件评价 |
有利 |
| 旅游资源水平高(知名度高;有特点) |
有朝鲜族民俗、长白山大峡谷等 |
| |
部分景点坐落于主要交通线附近 | 部分景点交通的通达性好 | |
不利 | 多数景点不临近铁路、高速公路 (旅游点分布较偏远) | 有的景点交通的通达性较差 (旅游活动耗时较长;花费较多) |
一般旅游景点多 | 多数旅游景点吸引力较差 | |
城镇级别低 |
| |
东北区域冬天寒冷漫长 | 旅游季节较短 |
据图中信息并依据所学常识,说明敦煌很多文物历程千余年仍保存比较完好的自然地理缘由,请答出两点。
每年夏季,来自全国及世界各地的游客在游完敦煌莫高窟后,乘坐敦煌至乌鲁木齐的火车,途经哈密到吐鲁番旅游,而去哈密的游客极少。简要剖析形成这种现象是什么原因,请写出一点。
据资料二剖析说明该地区在旅游进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写出一点。
玻璃栈道(台、桥)一般建在风景壮美、地势险峻的山岳峡谷中,大多沿着悬崖绝壁而建。(下图)游客由此体验了玻璃观光项目。说明玻璃栈道对游客的吸引力(写两点)及游客在玻璃栈道上游览时应该注意的事情(写三点)。
答案
1、单选题
1. | 【答案】D | |||
2. | 【答案】D B.江南丘陵的土壤是酸性土壤,茶树合适成长在酸性土壤中,主要区位原因是土壤,B错误; C.海南岛是热带季风气候,天然橡胶是热带经济作物,生产的主要区位原因是气候,C错误; D.横断山区的地势起伏大,进步“立体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原因是地形,D正确。 故选D。 | |||
3. | 【答案】B | |||
4. | 【答案】C | |||
5. | 【答案】A | |||
6. | 【答案】C | |||
7. | 【答案】A | |||
8. | 【答案】D | |||
9. | 【答案】B | |||
10. |
| |||
| 【分析】(1)“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区域,土壤遭受紧急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其形成主如果流水的侵蚀用途。故选C。 (2)“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缘由主如果滥伐森林,故选A。 (3)江西丘陵山区的“红色荒漠”主如果人为的破坏植被、乱砍乱伐导致的,治理应以恢复当地植被,进步合适当地自然条件的农业,加大综合开发为主;不应盲目开荒种田、随便进步畜牧业,只还林不进步。故选B。 | |||
11. |
| |||
| 【分析】(1)图示信息可以看出,甲山岩层向上拱起,是背斜山;乙山高而陡峭,以险峻著称,是断块山,形成过程是断块上升—风化—侵蚀。故选C。 | |||
12. |
| |||
| 【分析】(1)A.大方污染是工业排放的废气导致,A错误; B.南方是湿润区域,从材料中判断,当地区能源结构以薪柴为主,植被破坏,维持水土能力差,所以主要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B正确; C.土地荒漠化涵盖的环境问题多,不可以准确体现出当地的环境问题,C错误; D.不可以体现水污染问题,D错误。 故选B。 (2)①解决当地区水土流失问题的主要渠道是积极开发小水电,降低对植被的破坏,①正确; ②封山育林,禁止采伐,不合实质,②错误; ③用矿物燃料替代薪柴、秸秆等生物能,可能致使大方环境污染,③错误; ④进行炉灶改革,提升能源借助率,④正确。 故选C。 | |||
13. |
| |||
| 【分析】(1)水能开发的优势条件从水能资源丰富角度剖析,水能丰富需要流量大和落差大,乌江是长江上游南岸最大支流,流域内降水丰富,流域面积广,河流流量大;结合乌江干流梯级开发剖面图可以看出,乌江干流地势起伏大。故乌江流域水能开发的优势条件是河流径流量大和地势落差大,故选C。 (2)依据材料,乌江流域流急、滩多、谷狭,地形以山地为主,山区的工程建设,要防止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故选A。 (3)从生产协作的角度看,乌江流域水能丰富,图示信息显示流域内铝、汞等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可以进步有色冶金工业。故选B。 | |||
14. |
| |||
| 【分析】(1)由图中等高线可知挪威地形崎岖,多山地,借助山地地形建设高水头电站。故选B。 | |||
15. | 【答案】D | |||
16. | 【答案】B A.路南石林坐落于云南、避暑山庄坐落于河北、土楼坐落于福建、平遥古城坐落于山西,A错误; B.花山岩画坐落于广西、云冈石窟坐落于山西、莫高窟坐落于甘肃、苏州园林坐落于江苏,B正确; C.桂林山水坐落于广西、龙门石窟坐落于河南洛阳、秦兵马俑坐落于陕西、杭州西湖坐落于浙江,C错误; D.布达拉宫坐落于西藏、安阳殷墟坐落于河南、长城嘉裕关坐落于甘肃、开平碉楼坐落于广东,D错误。 故选B。 | |||
17. |
| |||
| 【分析】(1)对于山水风景的赏析,要想领会其形象美,色彩美,需要选择夏天。夏天水热充足,植被成长茂盛,山清水秀,景观层次多,且夏天山区气象变化多,可领会云蒸雾绕的朦胧之美,变化之美。其他季节景观变化少,层次少,美感较差。故选B。 | |||
18. | 【答案】B | |||
19. | 【答案】C B.云冈石窟坐落于山西纬度高于山东的孔庙孔林孔府,B错误; C.三江并流坐落于云南纬度最低、九寨沟坐落于四川、承德避暑山庄坐落于河北纬度最高,C正确; D.龙门石窟坐落于河南纬度高于坐落于广东的开平碉楼,D错误。 故选C。 | |||
20. |
| |||
| 【分析】(1)A.新垦区的界线和行政边界不同,A错误; B.图示信息可知,该流域新垦区沿河流分布,地区进步的决定性原因是水源,B正确; C.地区内部农业生产条件相似,农业生产有相似性,C错误; D.地区空间分布呈面状,D错误。 故选B。 (2)新疆气候变干和用水量增加会致使河流水量降低,故甲表示河流水量降低。故选C。 (3)读图可知,塔里木河下游绿洲出现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原因滥牧和垦荒用水量增大,故综合治理和保护塔里木盆地绿洲的合理手段是节省并合理用水。禁止经济活动不现实,加大矿业开发和大力进步畜牧业会破坏生态环境。故选B。 | |||
21. | 【答案】C B.小学生春游,游山玩水,领略大自然风景,缅怀革命先烈,但年龄较小,长距离步行一小学生体力透支,B错误; C.青壮年精力旺盛,长途跋涉,登山探险,故规划线路合理,C正确; D.中老年健身,平时训练,无需乘缆车上山,在长距离步行下山,D错误。 故选C。 | |||
22. |
| |||
| 【分析】(1)A.读图,④是南部沿海,资源缺少,A错误; B.③坐落于长江三角洲,具备市场优势,资源缺少,B错误; C.②坐落于京津唐区域,兼有资源和市场区位优势,C正确; D.图中①坐落于东北区域,石化基地具备资源优势,市场较小,D错误。 故选C。 (2)A.缺少资源,不会促进石油开采,A错误; BC.石化产业迁入,对核电站建设、海岛旅游开发影响不大,BC错误; D.④地同意境外石化产业转移,当地资源缺少,需要进口材料,该地石油进口主如果通过海运,将第一促进地区内的港口建设,D正确。 故选D。
| |||
23. |
| |||
| 【分析】(1)A.读图可知,珠江三角洲区域第一产业比重大幅度降低,A正确; B.第二产业比重波动上升,B错误; C.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幅度较大,C错误; D.第二产业比重位居第一,D错误。 故选A。 (2)珠江三角洲工业化进程中,第一个阶段的主导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第二个阶段的主导产业是高新技术产业,故选D。 | |||
24. |
| |||
| 【分析】(1)图示地区处于热带沙漠气候和地中海气候间的过渡地区,又因是夏天,该地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炎热干燥,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比重非常小,故选A。 (2)气候偏干,年降水量总体偏小,再加上纬度低,蒸发旺盛,地区内又多为季节性河流,建水库对缓解当地农业用水紧缺情况意义不大,故选B。 (3)以色列地处沙漠区域,气候干燥,水资源数目少,不利于农业的进步,但因其充分借助喷灌、滴灌等一流的灌溉技术,提升了水资源的借助率,多数农商品能自给,故选D。 | |||
25. |
| |||
| 【分析】(1)读图剖析,河流源头的海拔为大于700米、小于800米,甲处海拔在312—318米之间,所以,甲以上河段的落差在382—488米之间,总落差可能是418米。故选B。 (2)A.读图,各点中①处坐落于陡崖下,易有落石,不安全,A错误; B.③处坐落于河谷,易发生洪水灾害,B错误; C.②处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开阔,适合野营,C正确; D.④处等高线密集,坡度太陡,D错误。 故选C。 | |||
26. |
| |||
| 【分析】(1)读材料和图例,结合学过的等值线的入门知识剖析。应该注意等高线图的中间是条河,有支流和桥梁,运用等高线常识,一条等高线的凸出方向,就能断定河流的流向,山区河流只能分布在山谷中,河道两侧等高线数值相同,依据材料中等高距为100米,推知河道海拔应在200米~300米,依据等值线数值的变化规律,按递增或递减顺序变化这一特征,判断Q应该在400米~500米。故选D。 | |||
27. | 【答案】C | |||
28. | 【答案】C | |||
29. |
| |||
| 【分析】(1)由题目某市(约21.5°N)可知,该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值出目前冬至日,约为45°,南楼楼影最长。依据南楼的楼高为48m,而一栋与二栋的楼间距为30m可知,楼层高3m,冬至日7楼以下都会被南楼遮挡,晒不到太阳。周邹的爷爷不想买太高楼层,婆婆期望更安静(不要太低楼层),周邹自己需要正午室内不要出现晒不到太阳的状况,依据以上剖析,至少7楼及以上楼层,而7楼既不太高,也非常安静,同时也可以晒到太阳,故选B。 | |||
30. | 【答案】D |
2、综合题
31. | 【答案】耕地退化、林地退化、草地退化。 (2) 由左图可知该地荒漠化是什么原因以风蚀为主。因此该省应坐落于气候干旱的西北区域。西北区域荒漠化的人为缘由主要水水资源借助不当致使河流末端绿洲萎缩;过度放牧、过度樵采等破坏植被致使植被固沙能力减弱。 (3)当地区荒漠化的主要人为是人口剧增致使水资源借助不当和植被破坏。因此解决的手段主要从控制人口,保护、恢复植被和合理用水等方面考虑。
| |||||||||||||||||||
32. | 【答案】东侧为冲积平原,沿海海水较浅,不利建港。西侧沿海为山地,海水较深,多优良港湾。 | |||||||||||||||||||
33. |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