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孩子沉迷手机?掌握这几招,一治一个准!早看早受益

   日期:2024-12-10     来源:www.diusong.com    浏览:678    
文章简介:你可以玩手机,孩子却不能打游戏/iPad?这仿佛不太公平吧。而且,有一个现实摆在大家面前——零零后、10后本身就是互联网年代的原住民,孩子们一出生就处于数码年代,这就注定了他不可能一辈子都不接触电子商品。
你可以玩手机,孩子却不能打游戏/iPad?这仿佛不太公平吧。而且,有一个现实摆在大家面前——零零后、10后本身就是互联网年代的原住民,孩子们一出生就处于数码年代,这就注定了他不可能一辈子都不接触电子商品。

那样,如何正确引导孩子用手机呢?

十月2日上午,广东东莞一位21岁的女生去医院就医,她一边哭泣一边告诉大夫,我们的右眼失明了。医院为其做了全方位的检查,经诊断为视网膜动脉阻塞,右眼失明,无光感。

据悉病人平时里最大的喜好就是打手游,甚至痴迷到废寝忘食的地步。平常放假时,她一天能玩7、8个小时,从早上一睁眼就玩一整天,常常吃饭、睡觉都顾不上,晚上也常常玩到凌晨。

大夫说:这种眼病多发于患有全身成人两性疾病的老年人,青年患病少见,一旦患病多为双眼极度疲劳致使。

不止是成人,察看大家身边不少孩子因沉溺于电子商品,玩手机看电脑,致使视力紧急降低,肩颈不适等健康问题。

曾听一位大夫说起,他接诊过一名15岁初中生,因长期玩手机,致使颈椎紧急变形,功能退化的像五六十岁的老人。

因为电子商品的普及和“低头族”的增多,原本是老年人才有些颈椎病,愈加年轻化、娃娃化了,期望引起父母和老师的注意。

 01 

孩子为何依靠手机?

孩子依靠手机是什么原因不尽相同:

社交型依靠。手机通讯录里有200个好友,微信朋友圈里有300好友,QQ各种群里面还有4000多好友,这么强大的人脉关系让孩子很难舍弃。

游戏型依靠。手机里面的网游特别多,在长期的战斗中积累下来的功勋和经验使得孩子收获感爆棚,倍感满足。

娱乐型依靠。手机里面好友不多,游戏不多,全部都是电影、音乐、照片,弄得孩子心猿意马,不想写作业总想摸手机。

假如孩子特别依靠手机,作为父母,最好先剖析一下自己孩子到底是是哪一类的,然后再对症下药,找到应付办法。

 02 

天天玩手机超越1小时,风险巨大

近期美国西北大学研究发现,天天用智能手机达68分钟以上,患上抑郁症的风险极高。其实这个不难理解,手机看上去便捷了大家之间的联系,可是常常一家人坐在沙发上,各自玩各自的手机,有哪些难点、不高兴也不当面交流,放在心里的事多了,自然也就容易抑郁了。

除此之外,还会严重干扰孩子的注意力。手机里有大量的信息,各种软件叫人应接不暇,正是这种“过度刺激”,容易影响孩子大脑发育,学习是个慢步伐的过程,这就比较容易让孩子感到“没动力”,天天超越1小时,3-4年后注意力将会落后于同龄人一大截。

长期玩手机还有以下风险:

1)引发不少眼部疾病,致使近视成灾,影响就业。

2)孩子常常玩手机到深夜,上课睡觉不听课,学习成绩降低。

3)上网会使孩子变得愈加孤僻,不愿与外面交往,交际能力差。

4)玩手机替代了孩子的玩耍,致使孩子活动降低,进而影响到孩子的身体发育。

5)玩手机限制了孩子的感觉体验,易使孩子分不清虚幻和现实。

6)游戏里打打杀杀,容易使孩子性格暴躁。

 03 

到底如何才能让孩子不沉迷于手机呢?

可以试一试下面这几招!

1.约法三章,犯规要有惩罚

面对孩子日渐沉迷手机,多数父母采取过粗鲁的方法:没收手机、砸了手机、情到不可控时,还打过孩子。哭过,闹过,绕了一圈,发现问题仍在原地等你。

其实,这类办法都不如事先与孩子约定手机用时间来得有效!

父母可以抽出10分钟拟定一份手机用守则,比如:

(1)手机不能带去学校,孩子要掌握和同学面对面交流,这是基本的生活技能。

(2)孩子外出玩耍时,可以需要不带手机外出。

(3)小学生:周一至周五19:30,周末21:00,按时将手机收走,并且关机;直到第二天早上7:30才能开机,嘱咐孩子不要外出借手机。

中学生:平常住校,周末21:00按时收走手机,直到第二天早上7:30才能开机,嘱咐孩子不要外出借手机。

(4)控制孩子玩手机的时间,至于具体玩多长时间,由父母和孩子商量后决定。

(5)假如孩子办不到,那就收走孩子的手机作为惩罚。

以上5条请坚持一个月时间,一份坚持一份收成,做到不心疼、不放任、不妥协,才能一点一点地从孩子身上拿掉对手机的依靠。

2.转移孩子注意力

推荐一位母亲帮助孩子戒掉手机的小故事:

有一天,东东像平常一样起床,吃完早餐后想玩手机,居然发现手机上贴了一张小纸条:

“母亲从今天起对你的手机进行干预,手机已经设置了密码,天天不定时更新;你天天要完成表格里随便被挑选的3件家务,完成之后你会得到你的密码!这项新规定将会持续3~4周,视状况做调整。假如你同意,那就开始行动,中午12点前不可以完成,你就得不到密码了!先去拖地吧,加油,我的孩子!

东东当时又气又恼,一按手机就是输入密码的界面,加密的手机对东东来讲毫无用处,他只好乖乖听从母亲的安排。

他拎着一桶水,拿着拖把楼上楼下来回跑,将地板拖得干干净净。当他弯腰拖桌子底下的地板时,发现桌脚粘着一张纸条:很好哟,完成了第一件家务,请将我们的书桌整理干净吧!

当他将自己凌乱的书桌整理干净后,发现了桌子中心另一张纸条:真棒,母亲看到你的努力了!请外出将垃圾倒了吧,你会找到你要的密码!

东东拿起家的垃圾袋外出,隔壁开小卖部的阿姨喊住了他:“东东啊,你妈给你留了张纸条,说12点前看见你拿着垃圾外出,这纸条就给你,12点后就作废。”而纸条上写着的正是手机密码。

不能不说这个母亲的新规定,不只在一定量上转移了孩子对手机的注意力,还培养了孩子做家务的好习惯。事实证明,一周后,东东不再对手机过分迷恋!

3.父母要以身作则

有的父母不禁会说,我试过和孩子约定手机用守则,但没用。那是由于孩子感觉这份守则只针对自己太不公平了。

那样,父母可以如此做:家里有两个孩子的请同等看待;在孩子禁玩手机期间,请父母陪着孩子一块坚持!也就是说父母要以身作则!

丨陪孩子时,不玩手机

当父母在伴随孩子的时候,无论是陪写作业还是陪玩,可以提前将手机静音,并且不让手机暴露在孩子眼前,保证父母的伴随是专心致志的。

那样,传达给孩子也是正面的反馈,而不是孩子将来有了手机就不再需要父母的伴随了!

丨孩子闹脾气时,不拿手机哄

孩子是情绪多变的物种,有时哪个也没惹他,他一个人一个生活闷气或者来闹闹你。父母感觉烦,如何哄都不听,这个时候就拿出了大秘籍——手机。

而孩子的手机瘾多半就是如此染上的。因此,父母要坚持我们的原则,不管孩子如何闹脾气,不要用给孩子玩手机的迅速解决方案,不要培养孩子依靠手机的不好的习惯。

丨父母态度要坚定

假如父母已经开始推行怎么办孩子玩手机的办法时,态度必须要坚决!要让孩子看到你不达目的誓不停手的决心!

在达成约定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吸取孩子的建议,千万不可以把“约定”变成爸爸妈妈单方向的“命令”。

 
打赏
 
更多>热门阅读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