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再叛逆,就不要你了”!威胁式教育,正在毁掉你的孩子

   日期:2025-05-22     来源:www.yaolehui.com    浏览:487    
文章简介:前些天,我在商场里看到了如此的一幕。   一个小孩子瘫坐在地上,一只手指着柜台里的玩具,一只手扯着母亲的衣服,嚎啕大哭: “我要那个玩具!我就要那个玩具!”   母亲甩开他的手,怒视着他,吼道: “去去去,要什么玩具。


前些天,我在商场里看到了如此的一幕。

 

一个小孩子瘫坐在地上,一只手指着柜台里的玩具,一只手扯着母亲的衣服,嚎啕大哭:

“我要那个玩具!我就要那个玩具!”

 

母亲甩开他的手,怒视着他,吼道:

“去去去,要什么玩具。你如果再哭,我就不要你了!”

 

说完,母亲转身就要走。

 

小孩子见状麻溜儿地爬起来,顾不能擦干眼泪,一边抽泣一边跑到他母亲身旁,他伸手想要攥紧母亲的衣角,可母亲生气地一次次拍掉他的手。

 

看着小孩子小心翼翼、诚惶诚恐的样子,我真心心疼。

 

其实,类似的场景在大家的日常处处可见:

 

餐厅里,母亲为了劝女儿乖乖吃饭:

“你看这里这么多人,你如果再不坐下好美味饭,拐卖孩子的坏人就会把你抓走。小心再也见不到父母了。”

 

过马路时,小姑娘顾不能看路,仍沉迷在手游里。

母亲见状一把抓过小姑娘的手机恐吓她说:

 

“再在马路上玩手机,就让警察把你抓起来!”

 

二胎家庭里,为了让孩子听话,爸爸妈妈常常警告说:

 

“看弟弟多乖,再叛逆大家就要弟弟不要你了。”

          

爸爸妈妈为了让孩子长记性,变听话,常常会用“威胁式教育”,有时甚至不惜胡编乱造和夸大事实。

 

爸爸妈妈感觉如何能让孩子感到害怕就如何说,并自以为是地觉得这都是为了孩子好。

 

可是,如此的教育办法真的是为了孩子怎么样?

 

有教育专家曾明确指出:

 

长期处于威胁状况下的孩子会缺少安全感、形成讨好型人格甚至失去自我等,紧急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进步。

 

所以威胁式教育治标不治本,还会对孩子导致巨大的影响。

 

01

威胁式教育,会在孩子的内心种下一颗不安的种子

 

知乎有个话题“怎么样看待爸爸妈妈威胁式教育?”

 

一位网友的回答,让人心疼不已。

 

从她懂事起,她的父亲就是威胁式教育的忠诚践行者。

 

“你再叛逆,大家就不要你了。”

“你不好好学习就考不上很大学,无人会喜欢你的。”

“不听我的话,你早晚要吃亏的,到时候不会有人管你的。”

每一次交谈、每一次电话,爸爸妈妈都在借助恐吓和威胁逼她乖乖听话。

 

就算她已经成年,爸爸妈妈依然对她的生活指手画脚:

 

“再叛逆,就不要你了”!威胁式教育,正在毁掉你的孩子她想要做自己喜欢的事,爸爸妈妈感觉没出息。

 

她想要歇一歇,喘口气,爸爸妈妈感觉不趁热打铁,就会被其他人远远甩在身后。

 

她不想考公务员,不想相亲,不想回老家,

爸爸妈妈不是歇斯底里地呵斥她:“没良心”,“白眼狼”,就是拿我们的身体,生命,不断地威逼她就范。

 

从小到大,她几乎都没认认真真地想过自己想要什么,

她一直担忧自己一不小心就会让爸爸妈妈失望,担忧自己一不小心就会触了爸爸妈妈的逆鳞,把爸爸妈妈气出病来。

 

她步步退让,每件事顺从,却活得愈加不高兴。 

 

她不想与其他人说话,变得自卑而胆小。

 

她极度缺少安全感,遇见任何事都彷徨无措。

 

她事业上不敢拼,爱情里不敢争取,就连自己喜欢的东西,也是患得患失。

 

都说,孩子的安全感,源自爸爸妈妈。

 

爸爸妈妈给予孩子的尊重,是孩子勇敢前行的底气。

 

爸爸妈妈给与孩子的爱与理解,是孩子强大内心的源泉。

 

02

孩子太“懂事”,不见得是好事

 

过去看过如此一个故事。

 

女生从小就被亲戚朋友夸奖是个乖巧、懂事又有礼貌的孩子。

 

但其实小姑娘只不过为了不惹爸爸妈妈生气,所以尽力“装乖”。

 

她明明想要跟别的小朋友一块玩沙坑,却害怕把衣服弄脏故意说不想玩。

 

她明明想要吃一个冰淇淋,却担忧母亲生气,说自己不舒服,不想吃。

 

她明明非常喜欢那件好看的裙子,却连连摆手说:太贵了,我不要,我不要。

“再叛逆,就不要你了”!威胁式教育,正在毁掉你的孩子

 

杜江过去说过一句话:

假如可以被溺爱,哪个不想任性到长大。

 

小姑娘之所以会如此两面,跟她爸爸妈妈的威胁和恐吓有非常大关系。

 

她每次把饭滴到衣服上,母亲就跟她说,“你再如此,我不会再给你买漂亮的衣服了。”

 

她外出没叫人,母亲对她说:

 

“如何不叫人呢?哑巴了?下次再不懂礼貌就不带你出来玩了。”

 

她跟弟弟打架,母亲对她说:

“如何就不可以让着弟弟呢?你是个大孩子,你再如此就没零烧钱了。”

 

小小年龄的她,面对爸爸妈妈的威胁,只好含着泪、咬着嘴唇、无奈地说“好”。

 

直到目前,小姑娘也会无时无刻关注着爸爸妈妈的脸色。

 

只须爸爸妈妈一个瞪大双眼的动作,小姑娘就条件反射得就感觉害怕,

她会惴惴不安地深思自己是否哪儿做错了,快点向爸爸妈妈认错,献殷勤,以更听话乖巧的行为换取爸爸妈妈的原谅。

 

而这种讨好的心理一直随着着她长大,成为一种下意识的习惯。

 

在她未来的工作中、恋爱中,她都习惯性地优先考虑其他人的感受:

 

“嗯,好的,那我尽可能助你吧。”

“我是否有哪儿做的不好呀?真的是抱歉了。”

“可以呀,你想去就去嘛,真的我没事儿的。”

她害怕其他人的负面评价、深怕自己有哪些地方做的不妥帖,尽力讨别人的欢心,

 “再叛逆,就不要你了”!威胁式教育,正在毁掉你的孩子

教育专家表示:绝对的“懂事”对孩子来讲并不见得是好事。

 

确实这样!

迎合别人、讨好别人就意味着孩子会过度在乎别人的怎么看。

 

他们做事情的时候没我们的主见,不敢发表不一样的建议;

 

他们会把不是我们的错误归咎给自己甚至会不停否定自己、责怪自己;

 

他们不知道自己真的想要的是什么,更没法真的得到内心的快乐。

 

孩子太懂事,反而成了他们成长路上最大的绊脚石。

 

03

温和而坚定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一位法国朋友,曾和我聊到她与爸爸妈妈的关系。

 

小时候的她特别调皮,一直和男生打架。

 

有一次,她想看其他人的漫画书,人家不给她看,她就生气地推了那人一把。

 

结果,你来我往,两个孩子就打了起来。

 

她的爸爸妈妈了解这件事后,没生气,也没打骂她。

 

而是在询问了她打人是什么原因后,温和而认真地给她提供知道决问题的方法:

 

“你想让他们把漫画书借你看,可以直接去向他们借,

也可以问问他们想要什么,你有些话拿去和他们交换。

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打人只能让他们躲着你,不敢挨近你。”

 

正是由于爸爸妈妈的宽容和耐心,一直到目前,无论她遇到了什么难点,受了什么委屈,她都会像跟朋友诉苦一样,向爸爸妈妈倒苦水,寻求帮助。

 “再叛逆,就不要你了”!威胁式教育,正在毁掉你的孩子

李玫瑾老师说:

 

所有教育都要打造在亲子关系的基础上。

 

亲子关系不好,所有教育都是枉然。

 

大家以爸爸妈妈权威威胁孩子,指责孩子,控制孩子,都只能把教育的效果体目前表面,并不可以让孩子心服口服。

 

只有像朋友的爸爸妈妈那样,尊重孩子的想法,倾听孩子的烦恼,鼓励孩子说源于己的感受和需要,

邀请孩子一块去探寻解决方法,为孩子提供一个选择,多给孩子一份耐心和温顺,才能让孩子认可你,并朝着你期望的方向改变。

 “再叛逆,就不要你了”!威胁式教育,正在毁掉你的孩子

爸爸妈妈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自己不断感悟和学习的过程。

 

要想教育好孩子,爸爸妈妈也要一同学习改变、付出努力。

 

用温和的因势利导代替生硬的讲道理;

 

用耐心的平等交流代替打骂威胁;

 

用明确的剖析代替霸道的控制。

 

爸爸妈妈温和耐心地引导,坚定的支持与鼓励,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孩子的成长不能离开爸爸妈妈的托举。

 
打赏
 
更多>热门阅读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