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一种行为,收成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成一种品格;播种一种品格,收成一种命。
每一个人的一生都是由无数的行为所构成的,行为出色不是出色,习惯出色才是真的的出色。
学生阶段是好习惯的重点期,是人的成长的起步阶段,也是人的基础素质形成的开始阶段。
下面的这份学生初中三年习惯培养大全很实用,请转给学生父母,一块把孩子教育得更出色。
初中阶段这三年是孩子一生非常重要的受教育阶段,不少父母心情急切,望子成龙。
但更多的是从众学习,没做好整个中学期间的习惯和能力培养规划,错过习惯和能力培养的最值时间,等发现问题的时候已经非常难改正。
初中学习态度与能力的培养,从我的经验来看:
初中一年级以学习态度培养为主
初中二年级以培养思维能力为主
初中三年级以培养自学能力为主
01初中一年级培养学习态度
好的学习态度,做好以下五个环节:听讲、笔记、作业、改错、总结。
这五个环节与大家的成绩息息有关,尤为重要。
和成绩的关系度:听讲与笔记,约40%,作业约10%,改错约20%,总结约30%。
具体做法:听讲、笔记,时间分配:80%时间听讲,20%时间记笔记。
听讲听什么:老师对一个题目的思路突破剖析,一个题目或者一类题目的总结,自己有疑问的地方。
笔记记什么:
(1)基础的概念、定理、性质(必须要理解记忆)
(2)自己课上的想法
(3)自己有疑问的地方
(4)老师的总结与总结
作业:认真做完作业是对课堂常识的落实,非常重要
改错:对自己没学会的常识的准时弥补与修正。
总结:总结的时间无需太长期,但对能力提高非常重要。把我们的常识体系概括,编织成网。
1.按时完成老师部署的各种作业
这个要在天天准时将作业完成,效率非常重要!不可以一边做一边玩,要高效率学习高效率的玩!初中学业任务加重,效率非常重要。
2.做题书写整洁、明确
开始要重点需要步骤,对题目解答交待了解通过步骤反应思维过程,不可以出现跳步现象。
在步骤了解时再需要板书整齐(特别男生板书或许会粗心些)
初中对步骤需要非常严格,孩子们不了解什么该写什么不该写,要么写不少,要么跳步。等意识到问题时,非常难停下来去改正。
02初中二年级培养思维能力做好四会:会听、会做、会讲、会变。
会听:会听老师讲课的重点,听讲效率高
会做:把会的就成对的,准确、规范的进行书写表达我们的思路
会讲:把自己会的东西解说出来,能力达到一个新的层次
会变:题目的形式发生变化,能发现本质,准确解答
具体做法:
1.父母装傻让孩子把题目讲给你听
有时父母要傻点,题目的解答你了解装没了解或根本不看就说你看不明白,让孩子把过程讲给你听,把你说明白,过程还装傻提些问题。
既提升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让他(她)对题目理解更深一层!(题目解答能了解和能讲了解的理解程度是不同的)
还有就是让孩子有收获感,父母都不知道的题,是我讲给他们说明白的。
听懂不意味着会做,会做未必能做对。讲题会加深进一步对题目的理解,对能力提升大有好处。
2.让他(她)掌握总结,做念书笔记交流领会
掌握一个章节或一册,让他(她)给你总结下常识,开始你可以帮助他(她),让他(她)培养总结总结的习惯非常重要。
有的时候放松下,让他(她)读些名著、读者或年轻人文摘、励志类书,有感想时让他(她)做好笔记,你也可以和他(她)一块看,交流些对人物的感受和技巧领会。
会总结和总结,才能让学习更高效,才能做到举一反三一。
改进学习的思路,做好三多:
03初中三年级培养自学能力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一题多变
一题多解,打开思路,找到巧法
多题一解,概括,找到通法
一题多变,形式多变,找到模型
做好四会:会听、会做、会讲、会变。
初中三年级在延续思维能力提升的基础上,让孩子渐渐培养自学习惯,自己掌握整理和查找资料。
开始你可以操作让他(她)看,渐渐让他(她)自己整理你给予指导,到最后让他(她)自己整理。
譬如:
老师常常会需要整理作家的生平事迹,开始上网帮助她查资料,后来就是她自己查自己整理。
开班会的资料也是自己查自己整理,其中有的图像是她自己用相机拍。
另外孩子喜欢玩魔方,就让她自己上网查资料整理有关资料(玩魔方能够帮助培养孩子空间想象与动手能力)高中需要非常不错的自学能力,有意识做这方面培养,才能慢慢放下。
习惯培养应该注意的什么时间
1.要坚持
有父母留言说,给孩子打造习惯的过程中很难坚持。这让我想起身边不少的熟知的场景。
一个小学生已经坚持了两个星期天天早起训练,结果某天晚上和父母一块看《中国好声音》到11点多,第二天早上起不来,从此再也没进行过早训练。
一个高中生很不容易在父母、老师的合力下,上缴了手机也不再上网打游戏,可某一天在同学的收买下又一次身陷网络游戏不可救药,虽然我们的保证书还随身携带。
有不少爱美人士苦苦坚持数天晚间节食,结果一场好友聚会便自此守住餐桌回归旧途,饱享口腹之欲却事后自责不已。
查尔斯·杜希格在《习惯的力量》中说:“习惯永远不会消失,它蛰伏在大脑的基底核,当正确的暗示和奖赏出现时,它会第三出现。失忆老人能找到回家的路,老鼠能在巧克力的魅惑下进出迷宫,都是这个道理。”
2.写下来
你的“习惯打造计划”具体吗?有白纸黑字写下来吗?
事实上,在习惯打造的过程中,“写下来”这个动作很重点,通过写下来大家才能在头脑内确认自己真的想要的东西,才能梳理了解这类要点之间的关系,才会不自觉地模拟马上发生的场景。
这类是实质行为发生的“先行组织者”,没这类确定性的演练,大家的大脑缺少真切的行动指南。
大家做事之前,大脑需要“仪式感”,其实质上是内心归属的确认,大家日常几乎时时处处都需要“仪式感”,不是吗?
3.做可视化的进站记录
譬如,某件约定的事儿做好将来,在日历上做出标记,以示自己当下的进展。
这给大家对做好的事起到一个心理确认的功能,由此产生的收获感起到有哪些用途更是不可小视——这是真的让大家坚持下去的内在动力。
这个进展记录尽量放到显眼之处,另外也可以通过记日记的方法达到坚持的目的。
写在最后:
好的习惯可以让大家终身受益。精美来自于细节,细节造就成功,“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再伟大的收获,都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各位老师和父母要有耐心,坚持引导孩子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