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5年上海开始全方位推进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截止到2020年3月,已建成233个学区和集团,覆盖学校共1427所。全市75%以上的义务教育学校都进入了学区或集团,优质资源得到了共建共享。
有父母会问,什么是学区化、集团化办学?
学区化,根据地点相对就近原则,联合距离相邻的几所相同或不同学段的学校。学校间没强弱之分,通过共享教育资源(师资培育、出色课程等),学校之间、学校与社区之间的合作革新,不断生成新的优质教育资源。
集团化,是在同一区县内或跨区县组建办学联合体,通过一所或几所强校带头,带动进步相对薄弱学校、农村学校、新建学校。学校间有强弱之分,而且地点大概相隔甚远。通过加大师资流动,共享优质课程等,使集团内相对弱的学校可以提升教育资源,从而拥有较快进步成优质学校的可能。
无论是去年公布的新中考改革,还是今年的公民同招,民办摇号政策,都是在降温一直以来的择校热。但真的令父母产生择校焦虑的根本,还是学校内涵进步水平的差距,家门口的优质教育进步的生态不均衡。所以,办好每一所学校,缩小校际差距才能能够帮助缓解择校问题。
逐年深入推进的学区化集团化办学,就是为了努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有公平而有水平的教育。
2019年1月学区化集团化办学再升级,除去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市教委更是增强了考核、奖励机制以确保建议落实。其中,还加上新推行建议中的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倾斜改革。
上海16区教育集团和学区别布一览
黄浦区
(数据截至2020年7月)
静安区
(数据截至2020年7月)
徐汇区
(数据截至2020年7月)
长宁区
(数据截至2020年3月)
浦东新区
(数据截至2020年3月)
普陀区
(数据截至2020年3月)
虹口区
(数据截至2020年7月)
闵行区
(数据截至2020年7月)
嘉定区
(数据截至2020年7月)
金山区
(数据截至2020年7月)
松江区
(数据截至2020年7月)
青浦区
(数据截至2020年7月)
奉贤区
(数据截至2020年7月)
崇明区
(数据截至2020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