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你作业做了吗?”这句口头禅改了之后,孩子变得……

   日期:2025-04-14     来源:www.dvzfb.com    浏览:513    
文章简介:01 有母亲说,发现孩子上了小学之后,自己仿佛变了个人。 几乎天天都要问儿子好几遍: “你作业做了没?” 有时孩子明明做好了作业,自己也会忍不住去问。

01

有母亲说,发现孩子上了小学之后,自己仿佛变了个人。


几乎天天都要问儿子好几遍:


“你作业做了没?”


有时孩子明明做好了作业,自己也会忍不住去问。

 

我感觉自己也有这个状况。


就算是暑假,我发现几乎天天都会问:


“你作业做了吗?”

 

不知什么时间开始,这句话就开始成了不少爸爸妈妈的口头禅了。


仿佛过一会没看到孩子,一见面就会说了出来,好似一句问候语。

 


只不过每次听到这句问候语,孩子却并不乐意。

有时会非常生气地说:


“早就做完了,为何还问我。”


有时干脆不理,埋头做我们的事。


没得到回报,于是又会继续问几句,直到孩子回答。


所以,就会常常看到不断追问的爸爸妈妈,还有不耐烦的孩子。


其实爸爸妈妈提醒孩子学习,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是应该的。



但如此的追问,或者说如此的口头禅,却看到了爸爸妈妈的无力和焦虑。

02

当大家在追问孩子“你作业做了没?”时,孩子在想些什么呢?


最后又是哪种结果呢?


有父母会说,这是为了孩子好,是关心孩子。


可孩子却并不理解,反而跟爸爸妈妈对立顶嘴,或者是沉默的对抗。


为何会如此?

 

这是由于爸爸妈妈关注的点偏移了。


假如过度地关心孩子的学业和作业,而忽略其他。


孩子感觉到的只能是爸爸妈妈喋喋不休地追问。

 

有不少的爸爸妈妈,已经很长时间没告诉孩子“我爱你”。


也没空出时间来好好陪孩子一块玩玩,也没好好聊聊天,听听孩子的心事和想法。



一直忙于工作或者其他的事情。

从小学开始,甚至有些孩子从婴幼儿园开始,就是在培训机构度过的。


放学是培训机构的老师接,然后从这家机构到另一家机构。


回到家也是做各种作业,根本停不下来。


见爸爸妈妈的时间根本不多。


而见面了,爸爸妈妈也忙着家事,或者忙着讨论作业和学习状况。


作业一做完,基本就洗洗睡了。


第二天又继续如此,日复1日。

 

你仔细考虑就会发现。



越是在孩子身上花的时间少的爸爸妈妈,越容易问孩子“作业做了没”。

还有一类是焦虑的爸爸妈妈,越焦虑就越想追问孩子:


“这个如何?”、“那个做好了吗?”


由于自己害怕孩子落后啊,就会逼着孩子去学不少东西。


看着满满的课表,心里才感觉舒服一些。


看到孩子坐在课桌前面,才感觉安心。

 

可是过度焦虑的结果就是会让爱看上去苍白,爱的能力变得缺失。

 

而孩子的感受呢?


孩子或许会想:你们关心的是我还是我的作业?


他们甚至会通过故意磨蹭来跟你抗议,表达我们的不满。



那爸爸妈妈可以如何解决呢?

03

请问问自己,是否信赖孩子?

 

假如你在日常是一直信赖孩子的,总是会得到一些惊喜。


而且孩子也会更自信,自觉。

 

有一天周末,我儿子的作息表上写的是上午做家务——整理房间。


那天上午我提醒他之后,他答应一声就去了房间里。


而我就在客厅忙我们的事。


当我路过主卧的时候,发现他正在叠大家的被子。


我再一瞧他的房间,小被子整整齐齐地摆设在床上。



这真的让我非常惊喜。

03

请问问自己,是否信赖孩子?

 

假如你在日常是一直信赖孩子的,总是会得到一些惊喜。


而且孩子也会更自信,自觉。

 

有一天周末,我儿子的作息表上写的是上午做家务——整理房间。


那天上午我提醒他之后,他答应一声就去了房间里。


而我就在客厅忙我们的事。


当我路过主卧的时候,发现他正在叠大家的被子。


我再一瞧他的房间,小被子整整齐齐地摆设在床上。



这真的让我非常惊喜。

还记得他上婴幼儿园那会,我教会他叠被子,但每次叠我们的小被子都非常吃力。


而现在都能叠大家的被子了,孩子的能力有时真的出乎想象。

 

所以过了几天,中午吃完饭,我说教他刷碗。


个头也比刷碗池高了,然后教他洗,竟也能洗得干干净净的。


那下面就多给他些训练的机会,大家也能轻松不少。

 

在作业的安排上也是如此。


不少母亲问我,天天是如何辅导孩子写作业的。


在他刚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由于要大家给他读题,所以每次都要抽时间来辅导。


然后尽可能让他一个人做,不会的时候问大家。



如此开始培养他的独立性。

所以到了下学期,基本就是自己在房间完成,做完后再上传上交作业。

大家基本不要操心。

 

有段时间,由于没做作息表的原故,放学回家后,他基本就泡在课外里面了。


如此就需要大家提醒他:“作业做了没啊?快点去”


说实话,我每次提醒都感觉有点烦。


而一直被大家追问的儿子,有时也是满脸的不情愿。


正在故事书的情节中很难自拔,你们却告诉我说快点做,时间晚了。



忽然的安排和被打断的阅读,比大家更烦。


后来经过商量,就一块做了学习生活作息表,下面大伙都舒服多了,无需再如此催着。


而大家也给予了他足够多的信赖。



只须他一个人依据安排来,就不去干预了。

04


唤醒孩子内驱力,给孩子鼓励和指导。


对孩子信赖,鼓励他们去做的时候,还要记得,去激起孩子内在的动力,变得自己主动去做。

 

从儿子1岁多开始,大家就开始陪他阅读。


到了现在,在阅读的路上,基本无需大家太多的推进和提醒。


他一个人会去探寻自己喜欢的书,反复读,也会渴求漂亮的新书。

 


从刚开始的伴随读图开始,再到读简单的故事,再到读科普、童话、儿童文学……

大家带他品尝到了阅读的甜美。


之后,就感觉他一个人在不停地前进,有一股力量在驱动他。

 

在阅读上这样,在其他的兴趣喜好的培养上,我也期望能让他一个人能发自内心地去喜欢。


而大家呢,更要紧的任务是激起孩子的这种兴趣。


圣埃克苏佩里说:


假如你想叫人们造一艘船, 不要雇人去采集木头,不要发号施令,也不要分配任务,而是去激起他们对海洋的渴望。


在孩子的教育上同样适用啊。



大家不可以一直赶着孩子去学习,而应该多陪孩子去动手,发现劳动的乐趣。

让孩子去做科学实验,发现科学的奥妙。


陪孩子去阅读,感受阅读带来的甜美。

 

其实,这类就是学习啊!

 

而在作业这件事上,爸爸妈妈要花更多的时间在催促以外。


譬如一道题有非常多种解法,那就一块找找看,让孩子得到考虑后解决问题的乐趣。


而不少孩子,不做作业是由于不会,那就好好巩固一下所学的常识。


让孩子感觉这并非难事,更不是自己真的不会,只不过还没学了解而已。



有了内驱力,孩子会慢慢了解,作业是学习的一部分,而学习却是自己需要努力的事。

那孩子对待作业的态度会改变,他们会主动、认真去做。



在养育孩子的路上,鼓励和引导永远比批评指责更有效。

 
打赏
 
更多>热门阅读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