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刷微博,看到一位母亲的控诉!差点笑喷,道出了世间真相:当了妈之后忽然领悟了什么是父爱如山。(山一般就呆在那儿什么也不干)——毛冷瞪
沦陷在父教缺失的年代
古语说“养不教,父之过”,而这个年代好像愈加缺少“爸爸的教育”。
原始社会中,父亲会带孩子外出狩猎,去探索世界。而目前,父亲没能成为家庭的要紧角色,而是家庭关系中一个影子式的父亲。对父亲而言,家庭甚至沦为了旅馆。
无论在情感、伴随、尊重、亲密还是在问题解决方面,爸爸为孩子提供的支持都不多,这说明爸爸在孩子成长中并没承担应尽的责任。
焦虑的母亲如影随形
“祸不单行”,在中国式家庭的体现就是,当孩子拥有一个缺席的爸爸的同时,老天还会给他一个焦虑的母亲。
老公主动或被动的成了家庭中的隐形人,在婚姻中的妈妈对于婚姻的依靠、对于老公的依靠减弱了,于是便把情感寄托在孩子身上,慢慢地把感情和注意力从老公身上抽离出来,而放在孩子身上。
但,孤军奋战的女性会很难防止的陷入孤独感和不安全感中,又会不自觉的把家转化为她痛苦的工作场合,用叫人窒息的爱和焦虑将孩子包裹起来,导致孩子和母亲之间的过度依靠。
孩子更多地生活在一个妈妈的世界里,而不是家庭的世界。夫妻情感、亲子关系、孩子教育的问题也开始接撞而来。
失去控制的孩子
有多少孩子教育的问题,就有多少夫妻矛盾问题。
一个在家庭中被疏离的老公,是一个没法回家的男性。一个无法回家的男性背后,势必有一个非常寂寞孤独的女性。看上去是亲子的问题,其实是夫妻情感的问题。
可母亲那本应由老公承担的焦虑和需要,都被投射到孩子身上。孩子在各种情绪中如困兽一般压抑、挣扎、暴虐、伪装。
成为母亲“替代老公”的孩子,会过早的承担起成人的角色,家会出现小大人,或者孩子会“永远做母亲的好孩子”,而进入那种拒绝成长,依靠性强的状况,无法探索社会,融入社会。
但当孩子开始失去控制,“缺失的爸爸、焦虑的妈妈、失去控制的孩子”,又会使得家庭系统重新达到一种病态的平衡。由于教育孩子的矛盾会升级成家庭的主要矛盾,从而掩饰了不少问题,让婚姻可以保持。
但,这绝对不是一个有活力、有弹性、有生命力的婚姻。
所以,大家不如理智的考虑一下:一个男性为何无法实行爸爸的角色?难道单纯地是因为男性工作太忙导致的吗?大家可以来剖析一下!
1.应试教育的问题或者工业城市化问题
农业文明中,孩子有不少的存活技能需要从爸爸那里传承,譬如说木匠是祖辈传下来的,需要要服从父式教育和管理,这是农业社会的特征。但到了工业社会、信息社会,孩子不再需要去爸爸那儿学习,到处都可以获得常识,爸爸有哪些用途被削弱了。
另外,应试教育致使在孩子早期、未成年前,爸爸和孩子的交流无从下手,孩子整天就是学习,妈妈照顾孩子的起居。还有,就是中国的家庭关系,西方国家夫妻关系是第一关系,所以老公和老婆对于孩子之间的距离是等同的。但中国不同,中国第一关系是亲子关系,第二关系才是夫妻关系。亲子关系中,显然妈妈对孩子更亲,本来就摇摇欲坠的父子关系,又挤了一下,爸爸进一步退居二线。
2.传统观念致使男性离得远远的孩子
在中国的传统教育当中,本身爸爸就不是要紧的角色,男主外女主内是中国传统意义的家庭。父母制也是中国的传统,父母制就是父和孩子之间的这种关系,不止是血缘、亲情关系,还有一种永远不可逾越的鸿沟,就是父为子纲,即上下级关系,君要臣死臣不能不死,父要子亡子不能不亡,爸爸会不自觉的提醒自己“要维持威严”,“不可以离孩子太近”,这是一条迈不过去的沟壑。
3.男性害怕担当爸爸
从心理学角度讲,男性长大需要要期待一个要紧契机,就是要摆脱对妈妈的依恋,而这种摆脱的阶段对于他是痛苦、焦虑的。所以男性在潜意识里对于孩子的诞生和到来一直“悲喜交加”,男性一旦有了婚姻和孩子,他童年的焦虑和离别的痛苦会呈现出来,他会有的害怕,担忧老婆有了孩子后,他又要面临离别。
4.男性不愿被忽略
对于男性影响更大的是情感,由于老婆的情感必然要转移到孩子身上去,所以老公会有被忽略感,这种被忽略感与他童年和妈妈离别的痛苦会产生联系,等于放大了他的恐惧。由于每一个人心里面都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那些早期遭到的创伤和痛苦恐惧,让他常常在成人的角色与孩子的角色之间转换。
男性是矛盾的动物,他既渴望爱,女性给他独一的专用;他又害怕,得到了太多的爱,又会遭到束缚,没了自由。他既想得到子嗣继承血脉,但他又害怕孩子出生,他的爱会失去。
系统地看问题,为中国式家庭探寻出路
爸爸缺席了,孩子可能出现问题,但这绝对不止是男性的问题,假如你简单地觉得是男性的问题,那样只能导致社会中男女之间彼此的仇视、孤立和怨气,只能致使孩子与爸爸更大的隔离。
问题的正解是:女人需要去进步除去家庭以外,作为一个女性的生活。女人的天空非常大,假如单单把自己定位为一个家庭主妇的角色,那样,她在浪费生命。男性假如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工作上,那样,他没办法去面对一个核心的主题,即怎么样面对我们的情感,怎么样面对我们的脆弱,如何去挑战一个女性。
关于家庭教育这个话题,爸爸妈妈都要考虑,到底该如何做,才能让大家的生活、家庭恢复些乐趣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