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笔记的小窍门
1.不要记得太紧太密,每页右侧留下约1/3的空白处,以便日后补充、修改。
2.用词用语要简洁浓缩,常用词汇可用代号。
3.写字要快、字迹非必要求太高,自己能看清就好。
4.注意听课与看书结合,有的内容可直接在书上批注。
5.使用简单的便利贴随时筹备记录想法问题,整理成型后准时补充到笔记本上。对于一些容易犯了错误的要点,可以直接把总结写在便利贴上,补充到对应的要点旁边。
6.借助活页:活页既合适于语文和文综积累型科目,不断补充新知,把笔记变厚;也合适于数学、理综如此的思维型科目,蹦出的新思路、一样的题型、我们的痛点和解题的突破口再也不必拘泥于原有些纸张限制。
课堂记笔记是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但大部分的学生都是被动的记课堂笔记。
提起课堂笔记,
什么学生上课没记过呢?
但其实,做好笔记可是一门学问!
为何有的孩子上课认真、笔记工整,
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反而不到位,
再翻看笔记也没帮助?
为何有的学生寥寥几笔,
就把常识框架印在脑子里,事半功倍?
想学习进步,
从真的掌握记笔记开始吧!
记笔记的目的
1.记忆
记笔记最基本的一个用途,就是再一次加深你对内容的记忆。古人所说“手抄一遍,胜读十遍”不是没道理的。
2.复习
便于阶段复习,比如高中三年级学生的数轮复习等等。笔记记下来的都是课堂上的重点知识,是课本浓缩后的精华,将来复习时可以加快效率。
3.理解能力
抄写耗时的同时让大家的思维慢了下来。手写的时候,双眼在看,大脑在想,在这种慢频率下,你可以仔细揣摩,会加深对常识的理解。
4.注意力
课堂笔记可以帮助大家集中注意力,预防溜号走神。但同时应该处置好听课和记笔记的关系。
5.总结整理能力
整理笔记可以训练大家对文本的概括能力。在整理笔记的过程中,又是一次对内容的理解和整理。
不少同学只记不听,成为老师的录音机;
有些同学则是成了老师的复印机,完全根据老师的板书甚至一字不落的记录;
有些则是所有看缘分,有时记在课堂上,有时记在试题上,这次记在笔记本上,这次又随手抓张纸开始记录。
课堂笔记四个字但包括着两个维度,怎么样记录和怎么用。只有如此大家的笔记才是有用的,才能能够帮助大家学习成绩的迅速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