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当父母发现孩子又偷东西的行为时,必须要准时制止孩子,了解孩子偷东西背后是什么原因,告知孩子偷东西可能带来的后果,引导孩子积极认错,并鼓励孩子承担责任。
孩子偷东西还撒谎如何教育
1、承担责任,积极认错。孩子拿人家的东西,就要敢于承担责任。自己犯的错,自己去面对。拿什么东西,还回去。假如已经用了,那就照价赔偿。这是最基本的。大家要让孩子了解,做错事情,是需要承担后果的。在孩子未成年的时候,大家父母也要负责。
2、父母处事的态度要坚定。大家父母的态度,决定孩子未来的行为。大家父母态度要坚定,明确如此的行为非常不好。孩子意识到自己犯了错误误的紧急性,保证将来不要犯此类错误。
3、打造信赖。打造信赖是降低孩子说谎行为的重点。父母应给孩子提供一个开放的环境,让他们感到,可以自由表达我们的想法。信赖的打造需要时间和耐心,但一旦打造,孩子会想推荐我们的内心,而不是通过说谎来逃避问题。
4、教育责任感。教会孩子对我们的行为负责是要紧的。可以在家庭活动中设计一些简单的任务,让孩子承担责任,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自我管理能力。比如,给孩子肯定的零烧钱,让他们学习怎么样合理用,并鼓励他们表达预算的想法,这不仅能够缓解偷钱现象,也能增强他们的自控力。
孩子喜欢偷东西是什么心理
好奇心。孩子的好奇心非常强,常常会被一些新奇的事物所吸引,而偷东西就是其中一种表现。孩子看到其他人的东西非常漂亮或者非常有趣,就想去试试看看,有时偷东西只不过为了满足我们的好奇心。
缺少关注和关爱。孩子的盗窃行为大概是由于缺少父母的关注和关爱,感觉孤单无助。孩子期望得到爸爸妈妈的关注和赞扬,但因为一些缘由,爸爸妈妈没办法给予孩子足够的关心和关爱,孩子就会通过偷东西来引起父母的关注。
心理重压。孩子的重压可能源于学习、家庭、社交等方面,假如孩子没办法承担这类重压,就会产生一种逃避的心理,偷东西就是其中一种逃避方法。孩子在偷东西的时候,可以暂时忘记我们的烦恼和重压,从而获得一种短暂的释放。
侥幸心理作怪。有时孩子明了解偷其他人的东西不对,但还想起人不注意时占点实惠。会觉得只不过偷偷拿一个,不会被发现。感觉那样多自己“拿”一两个也不会被朋友发现,于是就理所当然地“拿”了一些回家。
显示自己勇敢。一些孩子一直想在同龄的孩子中表现源于己的勇敢,于是便尝试这种偷的冒险行为,以此来证了解己的胆子非常大,非常勇敢。只不过,他可能不了解我们的这种“勇敢”行为是不对的。
怎么样改掉孩子偷东西的问题?专家给父母想办法
改变认知:孩子心理发育还不成熟,对偷东西的错误没正确认识,父母应该多交流,进行认知调整,让孩子是非分明,改正这种不好的习惯。
换位考虑:孩子一般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当他想要某种东西,没达成目的时,就可能靠偷来满足个人的需要。父母可以与孩子交流,让其站在另一方视角进行考虑,增强理解和信赖,有益于改正偷东西的不好的习惯。
强化正面行为:符合正向心理学的做法是,当孩子表现出好行为时,父母应予以正面反馈,而对于行为,则是引导而非惩罚。父母可以与孩子一块拟定一个行为奖励计划,让孩子了解正直和诚实的价值,渐渐扭转偷盗的行为。
提供正确的价值观教育:解决孩子盗窃的问题,不仅仅是纠正一个错误行为,是价值观教育的机会。父母应该和孩子一块探讨所有权、诚实与信赖等定义,并通过日常的具体实例来教会孩子区别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