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学校,发现自己没带胸卡,做完的作业落在家,该带的水壶放在门口的柜子上……不少父母发现,无论是生活用品还是学习用品,到了孩子手里就不知所踪,孩子平常一直丢三落四,整一个马大哈。
又一个新学期到来,怎么样才能让孩子与“马大哈”告别?
讲述
儿子是个马大哈
吴女性
再过几天,就要开学了,儿子也将成为初中生了。儿子非常聪明,学习成绩都在班级前茅,这让我自豪而欣慰。但奇怪的是,学习上尚能仔细、认真的儿子,在日常却是一个粗心虫。钥匙、胸卡、雨伞、水壶、眼镜……各种东西,到了他的手里,都能轮番不知所踪。
我仔细回忆了一下,单单上个学期,他就丢过一次钥匙、两副眼镜、三张胸卡、四个水壶、两部手机……其它小件的东西就更是不计其数了。
就说大前天吧,他说想去找同学玩,由于去时下着雨他带上了雨伞,回来时天放晴了,他就把伞落在同学家了;前天,他一个人去舅舅家做客,第二天上午,他才发现带去的iPad在舅舅家留宿了一夜;昨天,他去小区文具店买个文具盒,居然把钱包落在人家柜台上。
唉,这小子吧,反正是各种粗心、各种粗心,天天都找不到我们的东西。譬如,看电视时找不到眼镜,做作业时找不到笔,上学时找不到胸卡……超级马大哈的儿子让我和他父亲哭笑不能。对儿子来讲,可能最好每样东西都能安上BP机。
就要上中学了,这傻小子会有长进吗?什么时间他才能和马大哈告别呢?我真担忧他哪天把自己也给弄丢了。这类天,我也小小检讨了一下自己:从小,自己太乐于为儿子操心。习惯了对儿子嘘寒问暖,习惯了为儿子整理书包、物品,习惯外出前为儿子筹备好所有……长久以来,儿子培养了依靠的习惯。而等我想放下的时候,儿子却不适应了。
看来,从目前开始,我也得像其他母亲那样,掌握“偷懒”了?
点评
缺少好的行为习惯
林瑛
丢三落四的问题,在孩子中数见不鲜。会出现如此的问题,极少数可能是注意力障碍,一定量上可能有个性缘由,但更多的是在于孩子本身的行为习惯和责任心。如吴女性所说,孩子学习非常认真,成绩非常不错,显然不会有注意力方面的缺点,那样孩子的马大哈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
爸爸妈妈包办代替。以吴女性为例,从小,吴女性就“习惯了为儿子整理书包、物品,习惯外出前为儿子筹备好所有……”吴女性的习惯,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机会,在没人提醒的时候,就容易丢三落四了。
忽略习惯培养。对一些生活习惯的培养,父母总是不够看重,对孩子小问题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感觉只须不影响学习就不要紧。父母都感觉不要紧了,孩子就越发不注意不看重。
缺少责任意识。孩子丢了东西,父母是如何处置的呢?是不是严厉地责备过?是不是给予过惩罚?是不是让孩子为我们的行为付出代价?父母的选择,会干扰孩子责任心的形成。
丢了眼镜,丢了手机,没了水壶,没关系,再换再买个更好的,对于容易获得的东西一直不珍惜,丢了也不心疼,这是人类的通病。
孩子马大哈确实是小问题,可一旦孩子长大走上了工作职位,所谓的小问题却非常或许会酿成大灾难。
建议
创建有序的生活环境
林瑛老师建议,父母应准时帮助孩子纠正丢三落四的不好的习惯,特别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给孩子成长的机会。
这一点吴女性已经领会到了,对达到肯定行为能力的孩子,父母应及早开始,逐步降低包办代替,让孩子自己管理自己,整理书包,整理房间,清点财物,降低对父母的依靠。
2.关注行为习惯的培养。
外出要清点随身物品,东西摆设要分门别类,工具用完要放回原处……类似如此的生活习惯,应该从小开始培养。父母也要以身作则,创建有序的家庭生活环境,和孩子一块一同维护。习惯了井井有条,孩子就困难马大哈了。
3.让孩子为自己买单。
孩子丢了东西,应该严肃地指出他的错误,并让孩子承担错误导致的后果。丢了水壶?丢了眼镜?丢了手机?让孩子沿着原路去找,一次找不到,找两次,两次找不到,找三次。实在找不到了,没关系,可以再买,但需要用我们的零用钱买单;零用钱不够就父母先垫,然后用零用钱分期付款;再不然,用做家务来抵偿。
一旦发现丢三落四的后果,是紧急的、是痛苦的,那样他自然就会自觉珍惜身边的事物,同时也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掌握对我们的行为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