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至3岁的孩子已处在语言表达的阶段,加上他有了很多生活的历程和认识了万事万物,这个时期教他把话说完整,并且说得有条理一些,是完全可以做到的。这个阶段孩子的语言能力的进步会产生一个飞跃,发生质的变化,父母要把握住这个机会对孩子进行好的语言练习。
这个时期孩子的语言特征是:
其1、已进入语言复合句阶段。孩子在大人强化有哪些用途下已将主谓宾结构的句式巩固下来,说话的句子明显加长,到了逐步掌握说复合句的时候了。如会说孩子吃这个,母亲吃那个 我先吃饭,再去玩等。
其2、还慢慢掌握了用语言表达眼前没有的事情。如回到家会说:母亲,父亲还没回来。晚上出去玩时会说:今天没看见月亮。等等。此时孩子的语言已开始脱离具体的环境,从具体形象的语言内容向抽象逻辑的语言内容进步,表明孩子已开始进行语言思维了。
其3、还慢慢掌握了用语言来描述人和物的相互关系。如这是我的皮球,这是你的小汽车。 这是我的,不给你。等等。
其4、还掌握了用语言来评介人和事。如看到某个小朋友叛逆、瞎闹,他会说:不乖,不是好孩子。等。
总之,在这个阶段对孩子语言练习的重点任务,是尽快诱导孩子在活动中运用语言的能力和句式扩展的能力。具体办法为:
办法一 教孩子学习语言复述
大人和孩子可以一块做语言复述的游戏,如母亲小声对孩子说:今天大家一块去麦当劳。叫他将话传给父亲。这种游戏简单有趣,孩子乐意参与。复述的语言从短到长,未必需要孩子复述完整,主如果以激起他说话的兴趣。
办法二 教孩子学习场景提问
大人带孩子到户外活动时,就看见的情景提问,让孩子回答,这很有益于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进步。如问:是哪款车子开过去了? 前面走过来的是哥哥,还是姐姐? 这是哪种颜色的花?这位爷爷手上拿的是什么东西? 你看看红旗朝哪边飘? 你看看今天晚上的月亮像什么?等等。这种场景提问,是孩子日常亲眼看到的情景问题,孩子自然喜欢回答。
办法三 教孩子学习时间定义
教幼儿学习时间定义,第一要从孩子的实质生活的历程中教他领悟,如逐步告诉孩子:天亮了,大家起床的时候叫早上;吃完早餐到吃中式快餐之间叫上午;吃完中式快餐到吃晚餐之间叫下午;吃完晚餐将来叫晚上。等孩子慢慢领悟了这类定义后,可以问孩子:吃完早餐你去玩皮球的时候,是上午还是下午? 吃完中式快餐你睡觉了,是上午还是下午? 目前是下午还是晚上?。
办法四 继续教孩子背儿歌和小古诗
这个时期应该教孩子背诵完整的儿歌和小古诗,能与看到的实景联系起来学和背就更好了。如背了一首秋季到,秋季到;红树叶,黄树叶,片片落下像蝴蝶。的儿歌,若在户外看到了秋季的落叶,就要诱导孩子边看边背这首儿歌,如此孩子背的儿歌或古诗就更有意境了。
办法五 教孩子学习简单的复合句
孩子在能说完整简单句的基础上,可以教他说由两个简单句或三个简单句组成的复合句。如我先吃一口饭,再吃一口菜。 父亲看书,我和母亲玩。 太阳起床了,月亮就睡觉了。 我喜欢母亲,也喜欢父亲,还喜欢奶奶。等等,这种句子说得越多越好。
办法六 继续就故事中的内容提问
两、三岁的孩子最喜欢听大人讲故事,而且他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增强了很多,因此,大人要抓住孩子喜欢听故事的心理,对他进行语言练习,要继续就当时讲完的故事对孩子提问,如讲完《小猫钓鱼》的故事,大人可以如此提问:这个故事叫什么名字? 小猫钓到了鱼没? 为何没钓到鱼? 等等。伴随孩子年龄的增长,提问的困难程度可以适合增加,如还是以这个故事为例,还可以问:小猫下次再来钓鱼,它会钓到鱼吗?就故事内容提问,这是练习孩子听说能力的一个效果最好的好办法。
办法七 教孩子简单复述故事中的情节
两、三岁的孩子一般都爱听故事,大人可以引导孩子简单复述故事中的部分或全部情节,只须能说出个大意,就算是几句话都要热情鼓励和称赞。最初孩子不了解如何复述,大人可以参考故事过程用提问的方法加以引导。如《龟兔赛跑》的故事,可以如此问:有一天哪个和哪个在什么地方赛跑?引导孩子说出有一天,乌龟和菜鸟兔来到草地上赛跑的话,大人接着可以边听边附和着问:后来呢?嗯!后来呢?直到孩子讲完。当然这种练习困难程度较大,可以在孩子3岁左右进行。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每个年龄段的语言培养及练习办法,不是有绝对界线的,由于孩子的语言进步情况都有肯定的差异性,有些孩子进步的速度快一些,有些则慢一点。对于前者,假如已达到了某一个年龄段的水准,完全可以按下一个年龄段的练习办法适度地超前练习,没什么可守旧的;对于后者只须他总的趋势是向前进步的,就不可以操之过急,假如尚未达到某一个年龄段的水准,就不要急于按下一个年龄段的练习办法操作,可以暂按这个年龄段的练习办法继续对孩子进行语言练习,如此做才能有益于孩子的语言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