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中国大学生的性讨论 渐渐放开仍存隐晦心态

   日期:2024-11-30     来源:www.aerpp.com    浏览:328    
文章简介:清华大学清爽时报日前的一篇特稿《害臊的清华:无处安放的“性”》热门清华、北大等高校学生的朋友圈。稿子指出,在清华大学,“‘性’或者‘亲密关系’,好像还是一个谈起来会叫人面红耳赤的事情”。
中国大学生的性讨论 逐渐放开仍存隐晦心态

清华大学清爽时报日前的一篇特稿《害臊的清华:无处安放的“性”》热门清华、北大等高校学生的朋友圈。稿子指出,在清华大学,“‘性’或者‘亲密关系’,好像还是一个谈起来会叫人面红耳赤的事情”。

以北大、清华为代表的高校学生面对“性”的讨论时,呈现出一种奇特的特点:一方面,大伙都尽量防止在公开场所讨论“性”,任何关于“性”的探讨都会被视为低俗和不雅;其次,大学生的心理、生理需要又决定了“性”的话题一直隐藏在暮色之中和硬盘之上。北大学生自主开发的资源共享软件Maze(中文名“妹妹”)就为无数北大男孩提供了一个特殊资源的下载途径。

中国高校学生对于“性”隐晦和猎奇的心态,其实是整个社会道德观念在高等院校的缩影。在传统观念中,“性”总和“淫”、“黄”、“秽”等字眼联系在一块。和“性”可能有关的事物,都会被贴上标签,然后成为忌讳的话题。这种依赖道德和价值判断产生的雷区,对于女人来讲更容易爆炸。男学生在宿舍这一私密的空间常常会推荐A片,适度手淫也并非一件很难启齿的事情,而女学生稍微流露出一点对“性”的好奇和欲望,就会面临外面的舆论重压和内在的心理重压。

但伴随社会观念的不断改变,特别是西方文化的渗入影响,当代大学生对性的态度早不再是10年前的“唯恐避之不及”和5年前的“好奇孩子”。“性”也不再是不可触碰的高压线。到今天开设已20年的北京大学全校通选课“人类的性、生育与健康”(简称“三宝课”),从2011年秋天学期开始进行课程改革,鼓励北大学生对和“性”有关的问题进行科学的调查研究。结婚以前性行为、边缘性行为、性幻想、同性恋性行为等有关议题多次出目前该课程的学生课堂报告上。

不过,高校关于“性”的讨论在这两年出现了一种新的变化——学生们开始以开玩笑的心态对“性”进行调侃,用戏谑的方法去讲解对“性”的认识。北大三宝课每学期固定的小组调查,俨然已经变成一场讨论“性”的狂欢。不少同学用“无节操”、“无下限”来形容一些小组的调查报告和制作的视频。从“性”之雷区走向 “性”之狂欢时,不变的是大家对“性”话题的特殊对待。大学生对“性”的认识并没真的走出固有隐晦心态的局限。

“性” 讨论的渐渐放开,对整一代年轻人人特别是高等院校学生的男女关系甚至婚恋行为、家庭模式都会产生深刻影响。目前,高校学生们更开放、更坦然地对待“性”,这是中国性爱文化获得的一大进步。只有社会舆论和价值观念真的剥除“性”的神秘外衣后,大家才可以用愈加理性的见地去看待我们的身体,认识我们的欲望。对于大学生来讲,“性”并不肮脏,也不猥琐,而是在20多岁的年龄里应当去理解和尊重的人性。

 
打赏
 
更多>热门阅读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